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单纯的文本信息模态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结合文字、图像、声音、颜色等的多种模态资源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单一文字的教育语篇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教材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材的多模态研究有助于师生重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模态资源,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和提升教材的使用效率。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而来的视觉语法和符际互补理论是研究多模态语篇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也是采用这两个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克里斯和凡勒文提出的视觉语法是针对教材多模态的图片做分析,乔伊斯的概念符际互补理论主要分析图文模态间的互补性。本文选取了八册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作为研究材料,研究问题有两个:一,外研社高中英语教材中图像的视觉功能是如何体现的;二,英语教材的图文如何互补建构意义?研究的主要发现是:一,教材中的图像在概念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上都实现了视觉语法的功能,其中叙事再现是再现意义的主要过程,图像参与者通过形成矢量向读者呈现一种真实的情境。互动意义过程主要是依靠接触和距离向读者传递信息,其中提供是接触的主要再现方式,以近距离的社会距离为主,照片的取景视角偏向平等。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亲密互动关系,引起读者的兴趣。构图意义的信息值和显著性主要是未知的和真实的信息,文本大多已经呈现了已知的知识,图片在教材中起到辅助作用。二,图文互补在教材中主要是重复和同义的关系占得比重最多,说明图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本研究对引导教学者利用好教材的图像模态有一定引导的意义,能够引起教师对教材中图文关系的关注,利用图文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对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引导教学工作者多关注教材的图像模态和文本的互补性并且充分利用教材的多元功能,是课堂教学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体现之一。本研究对教材编写工作也有启示意义,因为教材图像的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