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封坝前长江中下游河床沉积物分布及河床稳定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591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枢纽,是全球变化在区域响应上最敏感的地理位置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河流环境的变化,不仅是因为河流培育了我们人类的文明,更重要的是河流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千百年大计。河流沉积物作为河流地貌单元组成的核心,是探讨河流沉积地貌环境演化最基本的要素;发现和揭示沉积物在流域环境中的产生、搬运和沉积机理,特别是在不同条件下的沉积过程,是河流地貌学家一件十分有意义、而且十分艰巨的任务。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其流域地貌环境的变迁、季风降雨作用以及高强度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高度兴趣和关注。三峡水库的建设和在2009年的最终封坝将对三峡以下流域地貌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评估必须基于对封坝前长江流域进行的全面的调查与研究。本文通过研究组在三峡封坝之前所取得的长江中下游水文泥沙资料,建立了三峡封坝之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床沙数据库,阐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在长期自然和社会影响下的水沙运动规律特征,结合同河段的水沙参数,利用各种泥沙运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中下游河床地貌的纵向和侧向的稳定性;并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长江中游河道随流量变化沉积物运移趋势进行模拟预测,为长江中下游洪水防治、河道整治以及三峡水库建成后的河道变迁比较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长江中下游沉积物颗粒分布基本呈现从向下游方向波动变细的趋势,从300μm下降到100μm;分选也相应变好(0.5-2.5);偏度系数(SK)略向下游增大,分布一般在0-0.8之间;峭度系数(KG)波动性略强,分布在0-4之间。相对来说南部样品比北部样品略粗,而主航道的样品最粗,体现河流能量主要集中在主航道,而科氏力的作用使河道南部沉积物粒径有所增大。而两侧沉积物粒径波动性大于主航道,且趋势基本相反则表现了“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运动特征。徐六泾以下河段沉积物明显变细,一般低于100μm,体现河口地区江面展宽,水流变弱,泥沙大量淤积。沉积物在鄂州—武穴河段和芜湖—徐六泾河段有粗化的趋势,平均值分别为203μm和178μm,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受河道采沙影响。 有序聚类分析将长江中下游沉积物分布分成12段(Ⅰ—Ⅻ),显示长江流域河流地貌
其他文献
文化与工业结合的工业文化 ,存在自身的特征和负面影响。究其根源在于科学与人文精神长期的二元分裂 ;在于技术理性的过度膨胀 ;后现代主义思潮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探
明清时期 ,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 ,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 ,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 ,商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发生源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的屏障功能遭受破坏,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和一氧化氮的变化,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以及两者
晏几道的《小山词》以其感情的专一、持久、真淳,从而具有着强大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被后人所喜爱。经典的作品是在读者的不断接受中成为经典的,《小山词》显然是被不断经典化的
班级既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其中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内容,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而控制则是指控制
网络课程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资源建设的核心,对网络课程的研究也倍受教育技术界专家、学者的青睐和关注。从目前关于网络课程的研究来看,研究者的注意力除涉及网络课程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应用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后高脂饲养12周,然后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和对照组,分别给
以镇江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工程地质、地形、水文气象、自然生态和人为影响等5个主要评价因子,将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和不可
本研究以深入有效地开发利用桔梗资源为目的,依据物理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桔梗总皂苷、桔梗总次皂苷为原料,研究桔梗的皂苷类化合物的表面活性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