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靖安长6油藏在注水开发初期,基本实现了注采同步、高效开发的目标,但由于其特低渗的油藏特点,油井基本无初产,必须采取压裂改造方式投产。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油井措施改造力度也有加大,致使人工裂缝延伸深度增加,压裂裂缝半长达到80~120米。同时由于长6油藏存在部分天然裂缝,促使部分油水井之间的裂缝沟通,部分见效油井过早被水淹,水淹油井降低了注入水的波及系数,不利于油藏的高效开发。本文通过研究适合靖安油田的复合调剖体系及调剖剂在地层深部分布规律、作用范围和水驱方向,有效地封堵了早期水淹井的裂缝带和高渗层,恢复了油藏的原有注采井网及注水强度,提高了靖安油田最终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