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信息保真度的图像质量评估的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pingw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图像越来越广泛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监控视频、3D电影等,在这种图像应用方面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人们对图像的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极大地促进了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发展。图像质量评估的研究目标就是设计出能够替代人眼对图像失真进行准确有效评估的算法,它在图像处理的各个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使用原始图像中的信息数量,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被划分为全参考型、半参考型和无参考型。本文主要聚焦全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估方法,根据人类视觉系统的感知特性和图像本身的基本特性,提出了两种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注意力的2D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该算法基于视觉信息保真度的图像质量评估算法,并根据人类视觉感知生理学和心理学特性,充分的考虑了视觉注意机制,对不同的区域加以不同的权重,从信息论的角度计算出失真图像与原始图像的保真度,综合得到图像的客观失真评估结果,实验证明该算法的评估与主观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较高。(2)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割和特征提取的3D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该算法充分地考虑了视觉注意机制和视觉阈值,通过阈值分割和设置多个视觉阈值去除人眼不感兴趣的区域,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提取图像的特征,计算这些特征相似度,并与深度信息的特征结合,最终得出图像的客观失真评估结果,提出基于阈值分割和特征提取的3D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人眼对3D图像质量的主观感受,并有效的体现出了3D图像的深度信息对人类视觉系统的影响。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图像数据的巨幅增长也使得图像检索技术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传统的方法是利用人工标注来实现图像检索
语音信号是人类交流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的梦想。语音识别就是一门让机器通过读入语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文本或命令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语音识
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的编码调制技术。LDPC码是一种能够逼近Shannon限性能的好码。它具有译码简单,易于构造的特点。编码调制技术是通信系统
SOPC技术是当前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系统以其体积小、性能强、功耗低、可靠性高以及面向行业应用的突出特征,广泛应用_丁军事、消费电子、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论文的研究以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和SOPC技术的交叉点为出发点,运用软硬件协同开发方案,研制基于NiosⅡ软核的多种波形发生器。DDS模块是波形发生器的重点部分,论文对DDS原理作了讨论和分析,然后采用DSP
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监测环境的要求,迫切需要将信息量丰富的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媒体引入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之中,因而形成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是基于
为克服由于无限制地提升处理器时钟带来的功耗问题,当今的CPU普遍采用了多核设计作为高性能处理器的解决方案。多核系统普遍采用对称多处理器(SMP)结构。IBM的千万亿次计算机
论文对重叠码分多址(OVCDMA)系统中的信道编译码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重叠码分复用(OVCDM)信道编译码以及TPC(Turbo Product Code)软入软出信道编译码技术。首先,论文对传统串
在数字网络化时代,人们追求的是随时随地的动态获取和播放音频流,这对专业音频信号网络化传输的同步和延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钟同步和低延时问题一直是网络传输技术的难点
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出现使得用户在进行通信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由于这些无线接入技术在技术特点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使得异构网络的融合将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