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7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33%,达到了2.4亿人。根据联合国预测,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接近33%,也就是说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均为老年人。与此同时,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以上数据意味着作为第一支柱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负担越来越重,此外,各省市之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余缺分化严重。而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主第二支柱发展尚不完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增速已经出现下滑,职业年金才刚起步,难以有效填补一支柱空缺。第三支柱更是还未成型。这一情况更是加剧了总体养老负担。然而,中央调剂制度在我国还处于雏形阶段,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本文以统计计量和定性分析为手段,通过测算研究,即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最新数据测算中央调剂制度可能带来的各种效应,并搭建收支平衡模型,对2018-2030年的调剂比例进行预测。进而根据以上几部分内容对现行方案进行优化。第一章为绪论,从中央调剂制度的可能带来的转移支付效应分析及其方案优化着手,阐述论文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研究目的。并通过全国统筹的内涵界定、全国统筹的必要性、主要障碍、统筹模式、提升统筹层次的经济效应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做了梳理。随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逻辑架构,最后一部分根据测算中央调剂制度的转移支付效应和提出中央调剂制度的优化路径提炼本文的创新点,并找出不足。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正义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理论的理论缘起、理论内涵、理论的政策主张。并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中央调剂制度,阐述基于该理论解释下的全国统筹政策决策思路。用以上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柱。第三章,笔者梳理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历史变迁,着重于:政府间(央地政府、同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划分;筹资主体的责任定位;与统筹层次相对应的管理体制;推动统筹层次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等。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分析了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障碍。并介绍了现行的中央调剂金方案设计。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使用全国统计年鉴数据(主要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对现行中央调剂制度所带来的转移支付效应进行测算,并分为省际间转移支付效应、不同筹资主体间转移支付效应及政府与企业间转移支付效应三个方面。针对测算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阐明中央调剂制度设计的内在特性和不足,为方案优化奠定分析基础。通过对中央调剂制度的静态测算,并对其对地方政府征缴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第五章,由于数据上的不支持以及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统筹趋势,笔者基于收支平衡原理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比例进行了统一测算。并根据该理论,根据现行方案的不足,在假设条件下改进中央调剂金方案。首先定性分析确定调剂比例应该考虑的因素,调剂比例如何影响中央调剂制度目标。阐明确定调剂比例的逻辑思路和方法选择。然后构建模型,界定参数,参数赋值,测算并分析测算结果。第六章为方案优化和建议部分。首先,根据第四章及第五章测算中发现的现行中央调剂制度的各种不足,确定方案优化的目标。进而从制度覆盖人群范围、调剂比例调整、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对中央调剂制度方案的优化。最后中央调剂制度方案优化的配套措施做了探讨。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对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进行全面分析,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变迁为核心议题,回顾变迁历史,全面阐释中央调剂制度的设计。其一,本文在分析、测算时分别考虑了省际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等三方面。其二,对中央调剂制度可能带来的效应做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中央调剂制度的优化路径,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