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汉日同形异性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里收录的甲级汉字词汇为中心,以同形异性词为切入点,重点考察汉日同形词在词性上的差异,对中日同形异性词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分析,研究偏误现象,分析偏误原因,提出教学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1、汉日同形词的先行研究。首先介绍中国、日本两国学者在同形词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汉日同形词的界定、形成的历史背景、中日文字改革、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词语、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词语,并对汉日语词类进行了分析比较。   2、汉字水平大纲中的同形词对比研究。本文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里出现的《大纲》汉日同形词进行了考察,通过图袁的形式逐一分析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日本学生大纲词汇分布、《大纲》甲级汉日同形词的词性异同比例、《大纲》甲级汉日同形同性词的词类分布、《大纲》甲级汉日同形异性词的分类情况、《大纲》甲级同形异性词的词类分布,然后具体按汉语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其他词性分类,依次对日语中的汉日同形异性词汇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统计发现汉日同形词在《大纲》各级词汇中均占到了40%以上比例,同形词中大部分为名词、动词、形容(动)词、数词、副词、连接词等,其他词类中没有同形词,汉日同形词词性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副词、形容(动)词上。   3、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甲级同形异性词偏误研究。在这一部分,本文主要从名词误用、动词误用、形容词误用、副词误用、其他词性误用五个方面对HSK语料库中3211篇日本学生的作文,共计113词,1440句的偏误语料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日本的汉语学习者偏误率最高的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副词、量词和名词,犯错率最低的是代词和介词。   4、偏误原因分析。经过前文分析,偏误类型包括:动词误用、汉语中名兼动的兼类词,对应到日语中为是廿变动词的误用,名词误用、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误用、动宾搭配不当、离合词的误用、语素义不同造成词性差异的误用、语素构词的语占单位大小差异造成的误用、语序错误、介词和关联词的误用等。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对汉语认识不足、母语负迁移影响、近义和类义词影响、对中国文化和汉日民族心理差异缺乏了解、错误选择和使用工具书,和工具书对词性讲解的缺漏,以及《大纲》中缺乏对词性系统的归类。   5、教学启示。结合偏误产生的原因,本文也对汉日同形词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增强学习者同形词意识、重视词法教学,加强词汇教学的针对性、重视几类词的教学:(1)汉日语找不到对应诃性的同形词(2)离合词(3)兼类词(4)及物、不及物动词。教学初期就应该强化学生的语序意识、重视语素义和对构词法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   关于日汉同形词,分类研究多局限在对同形词词义和词源的研究上,词性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本文希望通过详实的例证和清晰的结构为今后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一部史传文学,《史记》在史学界和文学界都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简练而准确,研究《史记》的文学性,了解司马迁的“骚情”是文学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