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禹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香港浸会大学访问教授、第四批北京市名老中医、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兼任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特约专家。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六年制中医系,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工作四十余年。曾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攻关工作,取得四项科研成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的研究》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合作编写医学专著七部。王禹堂老师在前人总结的病因病机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脏腑亏虚无力抗邪,提出“肿瘤发病的内虚学说”;肿瘤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为五行生克失调、正邪对比失调、阴阳失调,提出“肿瘤发病的失调学说”;王禹堂老师以“久病入络”理论结合肿瘤患者多存在血瘀证,认为络脉瘀滞导致机体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水湿停滞,日久聚湿成痰,痰湿胶结蕴积体内而“蓄毒”,提出“肿瘤发病的络脉瘀滞学说”,王禹堂老师认为“络脉瘀滞”越久、越重则“蕴毒”越深、病情越重。现代医疗的手术、放化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手术、放化疗对患者身体及心理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放化疗加重气血损伤,加重原有的络脉瘀滞。王禹堂老师在肿瘤治疗上以“内虚学说”、“失调学说”、“络脉瘀滞学说”为理论指导,采取多种中医治疗法则联合运用、中西医联合运用的治疗方法,在提高肿瘤临床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