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国作为与中国有最长边境线的邻国,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在文化交流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几年蒙古国与中国在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越来密切。所以在蒙古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开设汉语的学校和汉语培训班不断增加,蒙古国的汉语教师资源也开始供不应求。为了增加蒙古汉语教师资源的人数,2005年中国国家汉办开始向蒙古国学校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近年来赴蒙古汉语教师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然而,赴蒙古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也日益出现。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状况直接对教学工作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本研究探讨赴蒙古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性情况。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赴蒙古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性,并总结出影响赴蒙古汉语教师志愿者适应性的因素。本文研究发现赴蒙古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总体跨文化适应性处于良好状况,然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赴蒙古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性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社会治安和缺乏安全感。这些现象由志愿者的蒙古语水平、对蒙古国的文化了解程度、与当地人的社交关系、社会支持、刻板印象、其实和偏见所影响。本论文提出了这几个建议:希望蒙古方对社会治安加以关注,而且通过多宣传有关志愿者的情况和汉语学习情况能减少社会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偏见,从此会给志愿者更多的支持;希望对外汉语志愿者管理部门对培训的内容增加有关蒙古语、蒙古国的文化有关的课程、介绍蒙古的汉语教学情况以及教学对象,使得志愿者赴任之前有丰富的了解,以便减少适应的困难;希望志愿者本身在任期间更充实自己,通过积极参加蒙古语的培训班、多交蒙古朋友、多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等。希望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蒙古国的社会文化,能顺利完成汉语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