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指的是许多产业关联度较强的厂商企业与一些相关性质的支撑机构以一定核心产业为主导,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分工和协作,在一个特定区域上集聚起来的具有某一特殊竞争优势的群体。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首先萌芽,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其集群效应都非常明显,并在推动社会经济效应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的产业集群虽然起步较慢,但改革开放提供了适应其成长的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在沿海一带一大批专业特色化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制造业集群飞速崛起,如广东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集群,福建莆田的制鞋产业以及东莞虎门的服装生产贸易等。这些产业集群在当地所产生的集聚效应使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产业集群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15年,中国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湖南作为国中部六省之一,也是我国较早的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制造业的产业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机械、装备、烟草、造纸以及制药产业更属于优势产业。2013年,湖南省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值的比重超过70%,从工业结构的角度上来看,湖南省已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是由于湖南省农村地区广阔,农业所占GDP比重较高,城镇化水平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我省持续推动工业化发展,而产业集群是推动工业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几年来,湖南省把握已有的资源和传统制造业优势,抓住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通过企业的开拓创新、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市场环境的培养,大力支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使其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制造业集群数量和规模逐年递增,并产生了众多优势集群,制造业集群已成为提升湖南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湖南省制造业的集群特征为出发点,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及机理,然后一步步通过搜集、整理湖南省制造业以及湖南省宏观经济2006年~2013年的相关工业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对湖南省制造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测度,对其区域竞争力的现状做出描述并与其它先进省份进行比较,然后设立湖南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和体系,使用用突变级数法和弹性模型就湖南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做出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湖南省制造业共有13个行业的区位商指数大于1,这些产业在湖南的专业化优势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度较高,体现了湖南省传统制造业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部分传统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存在着下降趋势,说明湖南省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水平有待提高。从弹性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制造业综合实力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区域竞争力就会增长两个百分点,产业效应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提升带来长期增长的动力。最后,跟据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得出文章结论,并就湖南省制造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竞争力存在问题给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共同促进两者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