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白庙及其周边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沙三中—下段储层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钻井资料表明,东濮凹陷白庙及其周边地区在沙河街组深层沙三中-沙三下段地层中,油气显示多,勘探潜力大,但该区深层有效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发育特征、成因机制、主要控制因素等一直不清楚,未做系统研究,严重制约了勘探的进展。鉴于此,论文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在成岩演化分析基础上,总结深部有效储层的孔隙类型组成和演化规律;系统研究有效储层的主控因素及其作用方式;探讨深部储层分类方法及评价标准。沉积微相研究是进行储层研究的基础,是砂体物性差异的主导因素,白庙及其周边地区沙三中-沙三下段地层中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前缘等亚相,主要发育的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本区最有利砂体。深部储层由于受沉积、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多种孔隙类型,按照成因可划分为残留原生孔隙、混合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储层大部分孔隙都是在原生孔隙的基础上成岩演化而成。不同高异常孔隙带孔隙类型具有以下分布特征:残余原生孔隙对现今孔隙的贡献和储层埋深、孔隙度及岩石组分等因素有关,一般随埋深增加,残余原生孔隙的贡献变小;原始孔隙度值越高,残余原生孔隙的贡献越大;深部储层构造裂缝分布较广,但裂缝发育不均,构造缝以垂直缝和高角度缝为主。储层在深埋藏成岩过程中发生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和压溶作用,铁方解石、铁白云石的交代、胶结作用,硬石膏的交代、胶结作用,石英的次生加大作用,溶蚀作用和沥青充填作用等。根据岩石结构特征、古地温、有机质成熟度、粘土矿物转化等成岩阶段划分的依据,将深层储层成岩阶段划分为中成岩A期、B期和晚成岩期三个时期。深部储层有效性的影响和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储层沉积物的特征(包括砂岩类型、粒度、分选、成分以及单砂层厚度等)、裂缝的分布、烃类充注、酸性流体溶蚀、压实强度等多种因素等,这些因素之间有时也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错综复杂。通过综合和认真分析总结和高度归纳概括,发现影响和控制研究区深部储层储集空间发育和演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表述为三个方面,即沉积物特征、埋藏压实与流体保护与改造(烃类和酸性流体),因此针对白庙及其周边深层砂岩储层提出三因素控制的观点。依据这一观点,结合研究地区的成岩作用、岩性特征、粒度、孔渗数据以及前期的研究成果,建立东濮凹陷白庙及其周边地区的储层空间演化模式。根据本次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白庙及其周边地区深层储层的划分标准,对重点井与重点区块开展储层评价:白庙地区沙三中亚段储层多属于Ⅰ~Ⅱ类储层,沙三下亚段储层多属于Ⅲ类储层,少数为Ⅱ类储层;杜寨地区沙三中亚段多为致密储层Ⅰ类或常规储层,沙三下大于4250m层段,一般属于致密储层Ⅱ类。桥口地区沙三中(上)亚段储层以Ⅰ类储层为主,沙三中(下)亚段储层相当于致密储层Ⅰ~Ⅱ类,埋深大于4200m的沙三下亚段储层属于Ⅲ类致密储层。
其他文献
<正>(2015年9月7日财税[2015]101号)经国务院批准,现就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
对环境犯罪的制裁目的是预防与恢复。为了有效实现这两重制裁目的,需要同时发挥刑罚、保安处分和恢复性制裁措施在环境犯罪制裁中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对环境犯罪的制裁体系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与否,紧密地联系
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基本内涵,研究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应对措施。
以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SCP范式在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
<正> 东北亚,无论从经济和政治上看,还是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在亚太地区都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历
我国是海水养殖业的大国,但养殖技术与模式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因此研究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十分必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海水养殖废水生物
3’,5,-环腺苷酸(cAMP)信使系统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在外界因素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快速跨膜传递和放大信号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兴奋性氨基酸
<正> 去年5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举行了高级首脑会晤,双方就两国关系问题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发表了《中苏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包括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他们分别提供了经营环境、物质或资本、决策、劳作或执行四个要素。每个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要素都不是同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