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笔者对古希腊至十五世纪的欧洲绘画作品的初步探寻,发现在明暗画法中运用高光来表现物体质感和形体的方法,起源于古希腊,继而在古罗马时期广为流传。然而在基督教兴起以后,这种高光的表现语言逐渐隐匿或演化成为一种平面的装饰性图式。直至十三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前夜,罗马画家彼得罗·卡瓦利尼在当时的画坛尝试运用光影明暗的表现语言去塑造画面形象的形体、空间,从而重现了古代希腊、罗马绘画中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形体的高光,使其作品中的画面效果具有现实世界的视觉真实感,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绘画观念,影响后世深远。特别是对乔托产生的直接影响,为十四、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绘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