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单纯的肱骨大结节骨折应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方法固定后在不同方向(沿冈上肌垂直向上的力、沿冈下肌和小圆肌垂直向后的力)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比较不同方向上内固定的稳定性,为临床上应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12具肱骨模型(同种材料PVC制成、同一生产厂家、统一生产批号),随机编号后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6例)。将帆布条制作成相同宽×长为2.4cm×10cm的规格,用502胶水粘贴在大结节相应位置,帆布条与大结节粘着长度为3cm,与生物力学机夹槽相连2cm,自由的长度为5cm。A组代替冈上肌拉力,B组代替冈下肌、小圆肌拉力,建立肱骨大结节骨折模型,A、B两组均用2.0克氏针、卢氏钢丝(相同厂家、相同批号)以张力带的方式对大结节进行固定,A组垂直向上牵拉冈上肌得到冈上肌拉力——位移曲线,分别设定3组大结节位移参数并记录实验结果;B组垂直向后牵拉冈下肌和小圆肌得到冈下肌小圆肌拉力——位移曲线,同样分别设定3组大结节位移参数并记录实验结果:位移3mm时力的大小(load to3mm yield point,LtYP3)、位移5mm时力的大小(load to5mm yield point,LtYP5)及失效负荷(load to failure,LtF)。(失效负荷:在生物力学过程中加载负荷突然减小或是力——位移曲线的突然下降或中断,本实验包括内固定物的失效如卢氏钢丝的断裂或克氏针的脱出,也包括骨折块移位>1cm或成角>45°)并记录每一例不同参数下相对应的力和位移的数值,对结果列表分析,所测量的每组数据通过统计学程序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A组冈上肌拉力和B组冈下肌、小圆肌拉力在大结节移位3mm时力的大小分别为:280.17±11.41N,151.17±9.39N,P<0.05。结果显示位移在3mm时,A组冈上肌拉力相对B组冈下肌、小圆肌组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优势(P<0.05);2在大结节位移5mm时力的大小分别为:477.17±14.86N,288.83±7.63N,P<0.05。结果显示位移在5mm时,A组冈上肌拉力相对B组冈下肌、小圆肌组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优势(P<0.05);3在失效模式,力的大小分别为:689.00±20.93N,580.50±23.53N,P<0.05。结果同样显示A组冈上肌拉力相对B组冈下肌、小圆肌拉力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优势(P<0.05);在失效模式中,在A组冈上肌拉力——位移生物力学实验过程中,2例卢氏钢丝断裂、2例2.0克氏针脱出、2例骨折块位移>1cm,在B组冈下肌、小圆肌——位移生物力学实验过程中,1例为卢氏钢丝断裂、2例位移>1cm、3例成角>45°。结论本生物力学研究无论是在3mm位移、5mm位移实验过程中,还是在失效负荷试验过程中,A组冈上肌拉力——位移曲线结果较B组冈下肌、小圆肌拉力——位移曲线结果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力学优势,张力带内固定方式的抗拉力强度在垂直向上的方向上大于垂直向后的拉力强度。张力带技术对于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还需要更多的生物力学研究,无论从固定强度上,还是经济价格上克氏针张力带都有其临床应用的优点,但采用此种方法固定术后,一定要对患肢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前臂吊带保护),同时还要注意术后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