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动物意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最可信赖的典籍之一。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传情达意的媒介,因此诗的解读首先要从意象着手。动物意象在《诗经》中经常出现,鸟兽虫鱼活跃在很多动人的诗篇中。动物意象不仅承载者先民的观念内涵和情感意蕴,更以自身的形象美、动态美打动着每一位读者。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诗经》动物意象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节是对《诗经》动物意象概说。内容包括目前学术界对意象概念的界定,《诗经》动物意象的生成及相关诗篇。第二节探讨动物意象的观念内涵。首先介绍了观念内涵产生的原因,进而通过分析动物意象,挖掘它们身上所折射的先民的文化观念,具体表现为图腾崇拜观念、生殖崇拜观念、祥瑞观念和比德观念。第三节论述动物意象的情感意蕴。通过对比分析的手法,分两大部分论述:其一,婚恋、相思之美,与之相对的是征夫、役人的生命困苦,并得出结论:和平与爱情才是古人乃至今人所真正需要的:其二,对有德者威仪之美的歌颂,与对道德沦丧者的辛辣嘲讽。从中可以领悟周代礼乐文化的社会属性,以及它对整个社会成员身心的沾溉和渗透,主要表现在重视德行修养、看重人格尊严方面。第四节探究动物意象的营造特点。《山海经》、《周易》、《楚辞》等早期典籍中的动物形象,往往具有浓郁的神异性、虚幻性和浪漫气息。而《诗经》中的动物意象都是诗人生活中最常见最质朴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形象性和生动感,这形成了《诗经》择物取象生活化的特点。《诗经》中的动物意象,除了通过作者熔铸其中的情感意蕴动人之外,它们本身还具备一种形象美,一种活泼而动人的观感价值,处处呈现为令人陶醉的感性形态,这体现了当时的人对动态美体认与追求。结语部分阐明了研究《诗经》动物意象,对解读《诗经》文本以及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农业银行的改革与转型,对加快银行发展,促进工作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把握
本文以遗迹景区标识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标识的概念、特征等方面出发,分析标识造型构成的要素,结合遗迹区域的特点,研究遗迹区标识系统的构成内容,建立历史文化遗迹标识系统,从
历史街区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对于延续城市文脉、维护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历史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天津是中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处理好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关系,研发适合科技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关系出发,分析了
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已使其成为了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在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下,世界各地的旅游城市都在为提高知名度、扩大客源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优秀旅
建立了从人小肠癌腹水中分离培养的细胞系HIC,目前已传300余代,存活42个月,并冻存3a余,单层培养细胞最短倍增时间14h.细胞具有未分化癌细胞特征,在裸鼠体内成瘤并具有非定点转移能力。该细胞系的
<正>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ic syndrome)是指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肿瘤未转移的情况下引起的远隔自身器官功能的异常改变。发生在神经系统如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
<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新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注意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天然联系,认为这是摆脱
介绍了油气回收技术中的吸附法、膜分离法、吸收法和冷凝法的原理和应用,论述了油气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趋势,指出油气回收技术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其发展提供技
壬辰战争,即16世纪末中日朝三国之间的一场国际战争(1592——1598年)。日本称其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其为“壬辰、丁酉卫国战争”,明朝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