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已成为支气管哮喘抗炎治疗的基础药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但临床上仍有一部分病人需长期口服较大剂量激素控制病情,停药或减量均会导致哮喘加重,此类哮喘被称为激素依赖型哮喘(SDA),SDA属于难治性哮喘范畴。SDA在撤药期间表现为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和HPA轴的严重受损,炎症的存在主要由于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比例失衡,即Th1型细胞功能被抑制,Th2型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后者通过分泌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促使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不断分化、聚集和激活以及IgE的合成,从而使气道反应性持续增高,同时大量外源性激素反向调节GCRmRNA的转录水平,使其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导致患者对激素的依赖。激素一旦减量或停用即可引起哮喘复发,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激素依赖型哮喘治疗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的关键是寻求既能恢复因激素大量长期应用而被抑制的HPA轴功能,又能够调节Th1/Th2比值,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激素治疗用量,减轻全身性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案,以实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导师武维屏教授多年临床探索和实验研究认为:阴阳两虚,虚风内动,痰瘀互阻,寒热错杂是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基本病机特点。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证主方,该方寒热并用,气血双调,标本兼顾,与SDA病机特点相吻合,故能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重获稳态,从而使激素得以撤除,哮喘得以控制。1.目的本实验即以上述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哮喘模型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制备经过激素干预后的哮喘大鼠模型,通过研究激素干预后哮喘模型大鼠在撤药过程中及应用中西药治疗后气道炎症和HPA轴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揭示激素依赖型哮喘撤减激素过程中的病机演变规律及其内在物质基础,探讨加减乌梅丸治疗SDA的疗效机制及作用环节。2.方法2.1测定肺功能:用小型动物肺功能仪测定。2.2 ELISA法测定血浆IFN-γ和IL-4,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CORT含量。2.3原位杂交方法测定肺组织IFN-γ、IL-4、IL-5mRNA表达。2.4 RT-PCR方法半定量分析肺组织内GCRmRNA的表达。2.5统计方法:所有数据以(x|ˉ)±s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ANOVA检验,以P<0.05差异有显著性。3.内容3.1加减乌梅丸对激素干预后哮喘模型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研究3.2加减乌梅丸对激素干预后哮喘模型大鼠IFN-γ和IL-4含量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3.3加减乌梅丸对激素干预后哮喘模型大鼠IL-5 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3.4加减乌梅丸对激素干预后哮喘模型大鼠HPA轴功能及GCRmRNA的影响研究4.结果与结论4.1一般生活状态变化:与激素干预组比较,在撤前,加减乌梅丸组的呼吸急促,节律不齐和幅度不规整等症状明显减轻,类似于普米克组;在撤中和撤后,加减乌梅丸组呼吸道症状基本控制,而普米克组呼吸道症状虽被控制,却有不同程度的四肢发凉,口鼻、眼眶、尾尖紫绀明显,毛发粗糙少泽,喜群卧不喜动等症,此类症状在加减乌梅丸组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