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徽州皖南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渊源酝酿了琳琅满目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泾县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地区,自古就有:“风物繁华之地,衣冠文物之城”之称,其中手工艺种类多达十余种。近年来,在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更多是对于工艺的创新与传承模式的改革。这些传统手工艺逐渐开始打破固步自封的经营传承模式,但依旧面临后续力量短缺的问题。笔者以泾县油布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以及与油布伞传承人访谈等方式,洞悉了油布伞的兴衰演变;并通过对全国仅剩的一家油布伞厂——泾县国民油布伞厂的实地考察,对传统手工油布伞的制作工序以及传承现状都有了更切实的了解。针对调研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笔者发现泾县油布伞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当下,该厂面临缺乏独立品牌、销售渠道狭窄、生产模式单一、传承主体断层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创新设计的视角,重新探索油布伞的文化内涵、工艺流程、艺术特征以及传承机制。思考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用设计的方法去帮助传统手工油布伞重新焕发生机。笔者从油布伞的地域特征与产品特性出发,寻求适合于油布伞创新设计的道路。通过对传统工艺的解析,自主品牌的创新设计,产品创新,传播推广途径的创新多方面对油布伞注入新生力量。从创新设计的角度看待油布伞的传承与发展,则代表着其创新形式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同时,也希望拥有悠久历史濒临消失的传统油布伞工艺通过再设计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