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是近年来水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饮用水加氯消毒可以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同时也产生了消毒副产物。目前,国内外氯消毒依然是水处理行业普遍采用的消毒工艺之一,因此研究不同水源水环境下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变化情况及其控制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安市曲江、南郊两大地表水厂为监测对象,通过对水处理工艺过程中有机物、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藻类等相关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消毒副产物及其相关指标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变化情况;对西安市供水管网中消毒副产物及相关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了西安市供水管网中消毒副产物的变化情况;采用正交实验和顺序优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强化混凝小试实验,寻找降低消毒副产物含量的最佳强化混凝条件。监测结果表明:西安市水源水中未检出消毒副产物,消毒副产物产生于氯化消毒工艺,主要有三氯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出厂水三卤甲烷浓度为4~17μg/L;常规水处理单元对THMFP的去除率约为40%,对THMs基本无去除,生成量大于被去除量;预氯化、后加氯及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水厂工艺中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主要因素,预氯化对出厂水THMs的贡献约为50%;管网中THMs浓度沿程逐渐升高,出厂初期增加迅速,随着距离的增加增速变缓,部分管网点THMs浓度较高,可达25~30μg/L;作为消毒副产物重要来源之一的藻类,西安市水源水中可检出的藻种有硅藻、绿藻、蓝藻、金藻和裸藻,以硅藻、绿藻为优势藻种,分别约占总藻量的70%、20%,出厂水藻类含量约为200万个几。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为强化混凝最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剂种类、投氯量及混凝水力条件也对强化混凝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投氯后需充分快速混合;快速混合阶段混合速度在250~400r/min范围内对混合效果影响较小,但快速混合时间应短,以30s为宜;强化混凝最佳混凝条件为:投氯量为0.8mg/L,pH值为8,转速时间组合为d方案,PAC投加量为25~30mg/L,PAFC投加量为30mg/L;PAFC的混凝效果优于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