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据报道儿童先天障术后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在5%到32%之间。青光眼是先天障术后视力丧失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尽管现代显微技术发展了,手术技术的发展使玻璃体前切及术中对玻璃体的控制更好,但青光眼的发生并没有因此而下降。青光眼的发生可能是急性的或者慢性的并且臭名昭著的破坏掉治疗的效果。闭角性青光眼可能发生在早期的术后,但是发生在先天障术后最常见的是开角型青光眼。现在人们已经找到几个危险因素及继发青光眼发生的机理。与先天性青光眼不同的是,它的发生是不对称的。其发生的任何可疑的现象都要求局麻下的常规检查,因为儿童患者检查的困难与不配合性,我们需要详细的研究它的病理生理学及发病的相关因素,以预防和有效的控制与治疗它的发展。先天障术后眼内压的升高是多方面机制造成的。因此,有关名词“无晶体眼青光眼(Aphakic glaucoma)”一般不被赞成使用,因为它暗示无晶体眼是青光眼的唯一原因。该种类型的青光眼是可以描述为“无晶体眼和人工晶体眼相关性青光眼”,它的意思实际上是多种因素造成眼内压的升高。这样,对于先天障术后无晶体眼儿童的继发青光眼的诊断就要慎重的考虑眼压,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角,视野等综合因素。因为眼压在青光眼的诊断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任何影响眼压测量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不正确的青光眼的诊断。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也会受到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当中央角膜厚度较低时实际的眼压有可能被低估,而当中央角膜厚度较高时,实际的眼压则会被高估。眼压的高估或低估对于患儿青光眼的治疗与整体预后都会有一个明显的冲击。CCT近年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眼内高压症,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中被广泛的研究。与此对比的是,与CCT和先天障术后无晶体眼的青光眼之间的研究则很少。该研究详细作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手术后无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的CCT与同年龄正常对照组之间的比较。资料与方法该实验包括随机抽样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45个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患者的共45只眼,同时有46个健康的进行性别和年龄配比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对他们进行包括中央角膜厚度及眼压(Goldman眼压计及Tonopen眼压计)的全面的眼部检查。将测得的眼压与角膜中央厚度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研究对象的45只眼中包括35只无晶体眼与10只人工晶体眼,其平均角膜厚度为626μm(范围为523-870μm),而正常对照组的中央角膜厚度为556.0μm(范围为490-640μ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无晶体眼与手术时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眼之间的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但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患儿中二期植入人工晶体眼与无晶体眼之间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847)。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个月(年龄从1周到10岁不等),且其年龄与CCT之间呈负相关(r=-0.485,P=0.001)。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的患者显著比正常对照组的角膜变厚。这种差异对解释术后眼内压升高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儿童先天障无晶体眼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继发青光眼的并发症的解释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