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生长的特性和昆虫生活习性造成了它们之间常以对方作为进化中自然选择的条件,逐渐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协同适应关系。本论文以秦岭南坡访花管蚜蝇族昆虫为研究对象,开展管蚜蝇族昆虫物种多样性和颜色趋性研究、触角和喙端感受器超微结构(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分布规律)扫描电镜观察及有花植物花部特征(花序、颜色和花冠形状)观察,探讨管蚜蝇族昆虫和植物相互适应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保护与合理利用秦岭南坡访花蚜蝇及有花植物资源提供理论支撑。通过了解管蚜蝇族昆虫与植物之间特征上的相互适应性,为全面研究蚜蝇科昆虫与有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积累,为进一步探索秦岭南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积累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秦岭南坡6个样地(分别位于留坝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蚜蝇科昆虫进行系统调查。共采集蚜蝇标本1 546号,经鉴定隶属2亚科12族48属113种,其中管蚜蝇族昆虫572号,隶属6属12种。结合陕西理工大学馆藏标本以及参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秦岭南坡访花管蚜蝇族昆虫共7属23种。(2)发现突角蚜蝇族Cerioidini一新种:黄条突角蚜蝇Ceriana flavivittatus sp.nov.。新种近似Ceriana anceps(Séguy,1948),区别在于两者小盾片黑色,前者中胸背板仅在横沟之前具横置三角形小黄斑,与中胸上前侧片后端纵黄斑及下后侧片后背角的黄斑相连;后者中胸背板及侧板全黑色,仅肩胛黄色。(3)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洋县华阳镇地区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集中指数和丰富度指数4种指数最高,信息量最大,这与当地复杂的生境和较多类型的有花植物关系密切。相似性和聚类分析表明留坝县留侯镇及紫柏山地区为一类,洋县华阳镇地区、佛坪凉风垭保护站和宁陕旬阳坝镇林区及平河梁为一类,留坝县火烧店乡与汉中天台森林公园为一类。(4)蚜蝇科昆虫访花植物37科109属134种,其中管蚜蝇族昆虫访花植物31科80属96种,主要有菊科、伞形科、百合科、蔷薇科等。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是秦岭南坡最为重要的访花管蚜蝇,访花植物28科69属80种;其次是灰带管蚜蝇E.cerealis,访花植物19科42属47种。(5)对管蚜蝇族昆虫访花植物花部特征分析显示,管蚜蝇族昆虫主要访问白色和黄色的花朵。访问的花序有伞形、总状、头状和圆锥花序以及单生花;花冠以辐射对称为主,访问的离生花最多,钟状、筒状和管状较多。(6)色盘诱集显示,管蚜蝇科族昆虫偏爱黄色色盘,表明对黄色有很强的趋性。(7)管蚜蝇族昆虫触角和喙端共有8种感受器,毛形感受器(Ⅰ、Ⅱ、Ⅲ)、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Ⅰ、Ⅱ)、微毛和腔锥形感受器以及感觉窝。前7种感受器在雌雄性间和种间分布差异不显著,但感受器的形态(长度和基部直径)有差异。毛形感受器Ⅲ、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Ⅱ和微毛数量多,毛形感受器(Ⅰ、Ⅱ)、刺形感受器Ⅰ和腔锥形感受器数量少。感觉窝分布于触角鞭节,分布雌雄性间无差异,种间有差异。腹面的感觉窝多,背面的甚少。首次发现黄绿毛管蚜蝇Mallota viridiflavescentis(♂)、薛氏毛眼管蚜蝇M.semenovi(♂)、斑腹管蚜蝇E.maculabdomnis(♂)、狭带条胸蚜蝇Helophilus virgatus(♂♀)、长尾管蚜蝇E.tenax(♂♀)、和绿黑斑目蚜蝇Lathyrophthalmus viridis(♂♀)触角鞭节、触角芒和唇瓣均着生有腔锥形感受器,亮黑斑目蚜蝇L.tarsalis(♂)、斑腹管蚜蝇E.maculabdomnis(♂)和羽芒宽盾蚜蝇Phytomia zonata(♂♀)舌内侧着生有腔锥形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