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低保人群基本情况、婚姻及家庭情况、政府救济情况、健康情况及生命质量现状,并对其生命质量间存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低保人群生命质量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辽源市八个社区的享有最低生活保障金人群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和生命质量量表(SF-36)编制成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不同情况下低保人群生命质量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一般情况为自变量,分析影响辽源市低保人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73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350人,女性380人。有效问卷730份。各维度的内部一致信度分值为0.713-0.871,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效度分析,得到的拟合指数GFI(0.900)、AGFI(0.873)、NFI(0.883)、TLI(0.905)、CFI(0.921)、RMSEA(0.049)表明量表的效度较好。按年龄、月人均收入、子女教育花费、医疗花费分层比较低保人群生命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层各维度生命质量随着月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医疗花费的增加而减少、子女教育费的增加而减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身体状况、年龄、文化水平、劳动能力、子女教育花费、负债水平、婚姻情况、医疗花费和月人均收入的差异均可以影响低保人群的生命质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社会保险情况、医疗付费情况和职业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总人群单因素分析中P值小于0.15的因素放入二元logistic模型后,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有无债务、子女教育花费、人均月收入是生理健康影响因素;年龄、身体状况、婚姻及医疗花费是影响辽源市低保人群心理健康的因素。结论:SF-36量表应用于辽源市低保人群的信度和效度是可行的。增加月人均收入、减少医疗花费、降低子女教育费用可以提高低保人群的生命质量。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有无债务、子女教育花费、人均月收入是生理健康影响因素;年龄、身体状况、婚姻及医疗花费是影响辽源市低保人群心理健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