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加入发展旅游业的行列。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过程,旅游以游客作为媒介,使得游客所在环境的文化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之间得以互动。而民族地区的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游客求异的旅游需求与地方性知识保留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明显,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对民族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从而逐渐引发出旅游业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问题。在现代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民族文化显得极为脆弱,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地流失,直至完全演变为一种新的有别于本民族传统的新型文化,而这种新型文化本身是一种现代化背景下的产物,其所能反映出的民族特征是非常有限的,它往往被打上了现代气息,这样一些文化一旦在民族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将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必将慢慢丢失自身的民族传统,民族特色的日益淡化将会导致民族旅游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通过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出发,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选取旅游中白马藏族歌舞文化传承情况与社会工作的介入情况两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探讨。首先,分析白马藏族地区文化传承的总体现状、旅游发展情况、旅游中歌舞文化的传承情况;其次,总结传统歌舞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呈现的民族文化“失真”、传承方式单一、民族文化融入度不足的现象;最后,梳理社会工作对白马藏族社区从初访到融入再到介入的方法与过程。该过程包括基础数据调查、参与观察篝火晚会、捡垃圾活动、参与旅游接待、举办建立专业关系的小组活动、口述历史与深度访谈、社会工作者分别向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学习不同的歌舞、举办代际之间民族歌舞交流活动等,利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以期建立白马藏族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从而自觉地加入到保护民族文化的行列中来,从根本上保证民族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的影响下能够继续保持其古朴性、乡土性、原始性,充分展现民族特色,并能与现代社会有机结合,体现出在新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现代适应性,为旅游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互利共赢的发展起到积极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