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硫酸镍(NiSO<,4>)致大鼠睾丸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和微粒体氧化应激效应、细胞周期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毒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选择健康性成熟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S组),硫酸镍(NiSO<,4>)1.25mg/kg(1/16LD<,50>)、2.50mg/kg(1/8LD<,50>)、5.00mg/kg(1/4LD<,50>)组。腹腔注射染毒,1次/d,连续30天。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染毒大鼠睾丸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染毒大鼠睾丸组织中各倍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各倍体细胞的比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生精上皮周期中生精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睾丸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活性氧(anti-ROS)的活性。
结果:(1)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染毒组大鼠各类睾丸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基底膜肿胀增厚、断裂;精原、精母及圆形精子细胞胞浆中出现空泡、溶酶体数量增加,线粒体水肿扩张、脊模糊甚至消失,核质间隙增宽,个别细胞可见染色质散开、核内容物消失、核膜凹陷、边集、核固缩等细胞死亡的特征;变形期精子细胞横断面可见空泡,线粒体肿张。(2)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NiSO<,4>5.00mg/kg组挈丸组织二倍体和S期细胞数减少(P<0.05)。各倍体细胞比率的分析发现,NiSO<,4>2.50mg/kg、5.00mg/kg组1C∶2C、4C∶2C和4C∶S比值升高(P<0.05)。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显示,NiSO<,4>2.50mg/kg、5.00mg/kg组G<,0>/G<,1>期细胞数减少(P<0.05),G<,2>/M期细胞数增加(P<0.05);NiSO<,4>5.00mg/kg组S期细胞数减少(P<0.05)。(3)原位杂交检测发现,硫酸镍(NiSO<,1>)2.50mg/kg、5.00mg/kg组生精上皮周期Ⅰ~Ⅵ期、Ⅻ~ⅩⅢ期的精原、精母细胞PCNAmRNA阳性表达细胞数减少(P<0.05);(4) 与对照组比较,NiSO<,4>2.50、5.00mg/kg组睾丸组纵细胞线粒体及微粒体中LPO含量升高、anti-ROS活性降低(P<0.05),各染毒组T-AOC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硫酸镍可引起大鼠睾丸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周期的改变,其机制可能与硫酸镍所致的睾丸生精细胞中PCNAmRNA表达水平降低以及线粒体、微粒体的氧化应激效应增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