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选取辽河油田西部凹陷东陡坡带清东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石油地质研究方法,结合测井资料、地化参数、地震资料,试油数据等,通过对油藏的精细剖析,搞清不同类型油藏的基本特征,建立多功能要素控藏的分布发育模式,并阐明不同类型油藏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油田下一步精细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清东地区沙一段沉积相为扇三角洲沉积相,靠近生烃洼陷,物源供给充足,有利于油气的聚集。研究结果表明:沙一段储层主要分布在中下部,
【基金项目】
: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委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研究的课题《西部凹陷东陡坡砂砾岩油藏成藏机理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辽河油田西部凹陷东陡坡带清东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石油地质研究方法,结合测井资料、地化参数、地震资料,试油数据等,通过对油藏的精细剖析,搞清不同类型油藏的基本特征,建立多功能要素控藏的分布发育模式,并阐明不同类型油藏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油田下一步精细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清东地区沙一段沉积相为扇三角洲沉积相,靠近生烃洼陷,物源供给充足,有利于油气的聚集。研究结果表明:沙一段储层主要分布在中下部,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顶部发育一套区域性的泥岩盖层,厚度分布在15—180m;地层压力为常压偏超压,原油性质为轻质油;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在东部发育鼻状构造,西部主要为岩性油藏;通过原油族组份分析、饱和烃色谱分析以及生物标志物分析,原油、油砂样品表现出来源于半咸水及微咸环境的源岩,表明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通过原油物性示踪法分析,表明原油主要通过连通性好的砂体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运移;油气两期成藏,在东营沉积前,聚集少量油气,后期遭到破坏,在东营沉积后期原油大量聚集成藏,是清东地区成藏的关键期。根据油藏的动静态特征分析建立沙一段油藏的成藏模式。沙一段具备构造—岩性油藏形成条件,砂体作为主要运输载体,原油在构造高部位汇聚,具有高孔富集、高压成藏、高位封盖、源储分离的模式特征。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主控因素,认为储层、盖层、输导体系联合控制了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发现的产能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大趋势,其临界孔隙度为10%;盖层与含油气性的关系表现为盖层厚度越厚,含油气性越好,当小于25m时未发现工业油流,控藏厚度下限值为25m;输导体系控藏作用表现为砂地比与含油气性呈正相关关系,当砂地比大于0.25时连通概率大于20%,认为砂体连通,输导体系控藏的下限为砂地比等于0.25。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上原油日趋重质化、劣质化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苛,使得原油的高效利用以及清洁油品的生产成为当前石油加工行业面临的重大难题,因此也推动了渣油加氢技术的飞速发展。渣油中的金属钒化合物无论是在运输、炼制还是在产品生产及应用上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因此加氢脱钒技术备受关注。由于渣油组成结构复杂,且各成分组成性质上差异较大,所以目前以渣油为原料开展的加氢脱金属相关研究,无法形成统一的结论。将渣油分离富集为
储层参数预测是油藏开发阶段储层表征的重要内容。目前基于地震属性之间的统计学关系或者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方法,物理意义不明确,并且依赖于先验数据。岩石物理建模能够更为精确模拟地下岩石物理情况,结合研究现状和实际需要,本文提出贝叶斯框架下基于地震岩石物理模型的地震储层参数预测方法。本文基于岩石物理模型进行储层预测,首先根据等效介质理论和孔隙介质中波传播理论,基于Xu-White模型框架,建立能够描述地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近几年在塔中隆起上首次钻获了下寒武统工业油气流,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向深部探索、向油源前进是未来的勘探趋势,南华系—震旦系地层是未变质的砂泥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层系,具备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其接触界面发育不整合,对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和野外露头资料,结合前人的优秀经验,通过地震资料解释、野外露头观测、平衡剖面等方法,研究
针对由顾客展厅行为引起的线下零售商经营困难现象,考虑零售商提出增值服务和价格匹配策略以削弱展厅现象对其利润的负面影响。基于顾客效用理论,构建了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模型,研究了顾客展厅行为、增值服务和价格匹配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顾客及时满足因子可同时提高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利润;零售商提供增值服务可有效减少由展厅现象引起的销量转移,并增加自己利润,但会有损于制造商利润;然而,
超低渗油藏地层渗流能力弱,补充地层能量困难。气水交替驱兼顾了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的特点,是一种能够有效补充地层能量的技术手段。由于超低渗油藏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渗流特征,因此开展研究区油藏非线性渗流特征与压力传播机理、气水交替驱在超低渗油藏中的压力传播与参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沉积相与油藏连通特征,阐述了研究区油藏地质和储层特征,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和原始油水分布特征。基于非稳态法开展了研究区超低渗
太阳风引发的地磁扰动使埋地油气管道(网)产生管地电位PSP(pipe-soil potential)与地磁感应电流GIC(geomagnetic induced current)。随着油气管道更加密集的建设,空间天气对油气管网的侵蚀及对管道系统安全运转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如今,国内外有很多科学家利用通过卫星积累的大量的太阳活动数据,进行地磁暴的预报。由于太阳风具有磁流体的性质,MHD(magneto
丙烯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化工原料,由于现代社会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丙烯的需求量已经开始增大,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丙烷脱氢工艺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新型的丙烷生产工艺,以铂或者铬作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已经广泛应用于该工艺中。由于当今世界绿色化学的需求,铂更加具有发展前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铂基催化剂中,铂作为主要组分,应用量较大,但铂作为贵金属价格高,储量少,因此降低铂的担载量的研究有
含盐盆地是全球含油气盆地内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的盆地类型之一,目前含盐盆地控制着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89%和天然气储量80%。西非重点被动陆缘盆地在晚白垩纪阿普特期沉积有一套厚层蒸发岩,属于南大西洋东岸典型的含盐盆地,也是当今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前景广阔。本论文依据沉积学、石油地质及油气成藏相关理论,利用地震、测井等资料,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震相分析、沉积相分析及典型油气藏剖析的方法。主要取得以下认识
化学驱在我国三次采油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ASP三元复合驱已在各大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新疆油田等被广泛应用,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但含碱的ASP三元复合驱技术对储层和驱油设备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改善这一缺点,SP二元复合驱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应用最多的石油磺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都难以在无碱条件下使界面张力达到所需的超低值(小于10-2mN/m),这意味着无碱二元驱需要更高效的表面
油气田开采过程中套管损坏现象较为常见,热采井套管损坏尤为明显,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现场套管损坏形式的统计及已有针对套管损坏机理分析的调研,基于热采水平井中高温及油层出砂严重等特点,利用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采水平井套管损坏的机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应用基于应变的设计方法评价射孔参数对热采井射孔套管轴向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射孔排包含射孔数目较多且射孔直径较小的射孔参数可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