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卜楞寺创建于公元1709年,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之一。在历代嘉木样活佛的苦心经营下逐步走向辉煌,成为了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佛殿音乐源流“佛殿音乐”,藏语称“道得尔”,乐队则称为“道得尔巴”。拉卜楞寺的乐队是寺主嘉木样大师仪仗队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道得尔”原指古代藏族民间和王宫以管乐与打击乐相结合的一种传统音乐。然而,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传统的音乐形式逐步转化,仅局限在寺院的各种宗教活动场所中,故将其称为“佛殿音乐”。 佛殿音乐是拉卜楞寺修习的特色科学之一,它以优美舒缓的曲调、典雅肃穆的旋律、鲜明规整的节奏、深沉淳朴的风格,深受安多地区广大藏蒙人民的喜爱,具有浓郁的宗教风味和独具的艺术特色。它保留着我国古代藏族宗教、民间音乐和清代宫廷部分乐曲的古老风貌,为研究安多地区藏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音乐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本文试图以拉卜楞寺佛殿乐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以亲证践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衍变、藏文乐谱的解读、乐队编制传承关系、艺术特色与文化意义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论述及研究。 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文化背景介绍。分别对拉卜楞寺风貌、历代嘉木样活佛生平、拉卜楞寺六大寺院及其法会做了详细的概述。 第二章:介绍了拉卜楞寺佛殿乐“道得尔”,从它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过程、乐队编制及传承关系、佛殿乐的类型、乐曲、乐谱、乐器,到音乐的音阶调式、节拍节奏、趋势结构等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三章:首先从正月毛兰姆法会的形成,法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其次是对正月毛兰姆法会的田野纪实(晒佛仪式、羌舞仪式)。 第四章:拉卜楞寺佛殿乐的艺术特色及音乐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