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靠主义作为一个关键的理论,自二十纪六十、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在当代知识论中占据突出的位置,具有极大的影响,成为学术界探究知识与确证时运用的重要语汇。在可靠主义的知识与确证理论发展历程中,戈德曼(Alvin I.Goldman)是其中最为显要的理论家,他除确定了可靠主义的理论形式外,还致力于扩大其应用范围,并对理论本身不断进行修正。可靠主义不仅可以视作实现确证的进路之一,同时确证意义上的可靠主义也成为怀疑主义、证据观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或达到信念得以确证的有效保障。论文基于当代知识论的背景,以可靠主义作为线索或视角,探求认识意义上的知识之路。论文以柏拉图的三元知识定义为起点,但更加强调“确证”条件在其中的必要性。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可靠主义作了全新的梳理和阐发,不再单纯停留于戈德曼最初提出的含义,即“某信念之成为知识,当且仅当这个信念产生于认知者可靠的认知过程或机制,或者是认知者可靠的认知能力的结果”。除了对可靠主义与因果论的关系进行新的理解外,论文还提出了改良的可靠主义,以使其有更大的应用范围。论文力图将可靠主义作为一种“可靠性的理论”或“可靠标识的理论”来进一步扩展、延伸其内涵,实现某种更大应用范围内的统一。当代知识论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进路的争论,这些争论尤其表现为代表内在论的基础主义、融贯主义与代表外在论的可靠主义的之间的对立。通过对可靠主义的解释,转换内、外之争的视角,论文认为两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试图寻求某种中间路线而达成两者之间的一致与相容。在对个体维度知识与社会维度知识的验证中,论文主要把可靠主义作为某种工具或评价标准,来研究戈德曼的相关理论。这种验证尤其适用于个体维度的知识。对于社会维度的知识,尽管通常认为求真主义是社会认识的标准,但论文通过对可靠主义与求真主义关系的解释,表明两者在“真理关联”的意义上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此外,对求真主义的论述表明,它除了存在一般理解的困境之外,主要问题在于它的社会化不够,因而影响到社会认识活动和社会确证中的效果,这也成为增强其社会性、走向社会可靠主义的出发点之一。利用视角主义框架下的视角转换,论文体现不同层次的认识主体、认识阶段与认识过程乃至认识评价的关联。对认知的视野,论文特别强调需要从个体扩大到集体,从个体心理过程扩大到社会心理过程。为此,论文对社会意义的可靠主义加以准确定位,并提出可靠主义在知识与确证中的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