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文学思想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徐渭工诗能文,字画兼长,戏曲颇佳,于文学领域自成一家。不仅如此,其鲜明的文学艺术主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晚明的时代风气。纵观徐渭一生的文学衍生脉络,“主情”“真我”与“本色”这三者互为表里,贯穿于徐渭整个的文学创作生涯。本文的写作以徐渭的文学思想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徐渭生平以及其文学思想体系形成渊源的考证,综合徐渭的文学理论在其创作中的延伸和呈现,旨在揭示该文学思想的丰富内涵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影响。当然,针对徐渭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研究论证,因此对徐渭文学思想的理解阐述以及在原有研究结果上的创新探索,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徐渭的人生经历、文学思想的形成考证、文学思想的内容、及徐渭文学思想的影响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梳理了徐渭的生平经历。徐渭在遭受了幼年的环境熏陶以及价值预设;成年后又受到精神、身体的双重摧残,在压抑恶劣的生存环境与自我理想的反差中,塑造了徐渭的畸形人格。本部分旨在说明坎坷的生长环境以及卑贱的身份地位对于他整个人生走向和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影响。第二部分考证徐渭文学思想的形成缘由。以社会和学术两个维度,分别阐述了在社会文化土壤以及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思潮与学术思想领域两方面对于徐渭的共同作用,通过对明中期至晚期的时代背景状况与徐渭同季本、王畿以及唐顺之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考察,明确徐渭的文学思想形成脉络。第三部分结合徐渭的文学作品,进一步剖析他的文学思想。从文学思想的批评论、创作论以及社会意义等角度论述,徐渭文学与“情”“真”“我”以及“本色”的关系,对徐渭文学思想体系做系统梳理和特征考察。第四部分以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论述徐渭的文学史意义。纵向维度上追溯徐渭与袁宏道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徐渭对于袁宏道、公安派乃至晚明文学思潮的重要价值。横向角度,阐释徐渭对于南北文学的融合以及雅俗文化的融合转变的巨大作用。从而准确定位徐渭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蔓延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性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早已突破地域的限制而出现扩展至全球的态势。现代性所带来的“虚无主义”的问题更是超越了国度的限制,已然成为全人类所普遍面临的、当今社会所不可忽视的时代问题。“70后”女作家对于当下社会现实的关注,对于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的描绘,便反映出了现代性所带来的“虚无主义”,她们笔下不约而同地流露出“虚无感”,故本
学位
潘岳作为西晋太康时期的代表文人,其悲剧性的一生极具典型意义。一方面,他的“妙有容姿”在唯美的时代风气下发酵出千古第一美男;他的“善属哀文”在古代文学领域中开创了悼亡文学之先河;他的“才貌兼备”被后世文学书写塑造为深情的理想情人形象。同时,他人生后期“躁竞干没”、“趋利沉沦”等表现也导致后世对其人其文评说的莫衷一是,甚至出现了文人不符、因人废文等评述倾向。然而,面对潘岳如此传奇坎坷却又复杂真实的一生
学位
“X什么X”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口语表达方式,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以语料库中大量的语料为依据,从构式义、构式结构、语用功能及使用条件等方面对“X什么X”这一构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理论背景、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在相关研究综述中归纳了“X什么X”构式的研究成果与目前研究的不足,在理论背景部分介绍了构式语法
学位
成长是文学的恒久主题之一。计文君的《天河》《剔红》《开片》等作品,从个体经验出发,融性别、世代、地域等多重经验,通过与经典互文、借传统意象、经细节隐喻的手法关注、思考了当代女性的成长境遇与精神蜕变。其作品时代命题与古典意韵交相呼应,丰富了中国当代女性成长书写的主题内容与表现形式。全文以成长小说、女性成长小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成长小说为参照系,衡量计文君女性成长书写的特点及其价
学位
插图在明代刊刻的通俗小说中十分普遍,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游记》的插图在中国古代版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已有了丰富的插图,之后的版本,插图也在不断地更新。世德堂本共有197幅精美的插图。李评本继承了世德堂本的内容,几乎保留了世德堂本的所有文本。但世德堂本与李评本的刻绘者为相同的文本内容刻绘出了截然不同的插图,这体现了刻绘者对于相同文本的不同解读,也表现了不同书坊的不同刻绘
学位
路遥是当代非常重要的作家,因其代表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而声名鹊起。八十年代至今,路遥研究可谓是“跌宕起伏”。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批评语境下,该研究会呈现出不同的批评特征。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5年以后,随着“重返八十年代”学术思潮逐渐升温、“底层文学”写作的勃兴、“史料研究”热潮涌现,路遥再次受到批评界以及文学史界的重视,路遥研究又掀起了一股热潮。基于新世纪以来路遥批评文本的特征,本文
学位
随着工业制造的不断发展,橡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VOCs排放。以某橡胶企业VOCs治理项目为例,针对当前排放的主要类型,基于沸石分子筛吸附浓缩技术和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设计三级干式过滤系统,使得废气通过前置的过滤器后,送至沸石分子筛转轮的吸附区,通过蓄热室加热氧化燃烧处理,并且模块化设计了系统的PLC自控控制系统,实现了橡胶企业的VOCs高效能治理。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格非在写作上出现了新的写作方向,从《欲望的旗帜》起他创作了许多现实题材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不再是反叛传统的试验品,相反格非向传统借鉴经验,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通过塑造现实社会中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格非呈现出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精神困境、现实问题,并试图为人们寻找突围困境的出路。通过分析、论述作品中反映出的现实问题、不同身份人物在困境面前的沉沦、挣扎,以及格非是如何写作现实生活人
学位
宾语作为现代汉语中重要的句子成分,一直都是进行句法分析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语义学的发展给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人们对句法成分的整体语义特征有所认识,如:主语主要表示指称,谓语主要表示述谓。但对宾语句法语义的认识还不够明朗。因此,本文对宾语进行深入的描写分析,以期能对宾语的句法语义地位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
学位
时间,在格非三十余年的创作中,一直是其关注和思考的主题。无论是先锋时期在时间形式中的探索,还是新世纪之后向时间意义上的回归,格非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不断的深入,并且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格非认为,文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阐述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去探索个体生存和现实存在的关系,从而提供某种道德训诫和意义。而时间承载着文学的意义,是对意义进行思考的起源,如果没有了时间,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