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危机也日益突出。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人的观念、意识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就开始了生态文化的探索,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了生态美学和生态美育的探索。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生态审美力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传播、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培养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念、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本文在此背景下,对生态美育进行了基本概述,分别介绍了生态美育的涵义、与生态教育和普通美育的联系与区别、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和基本路径。归纳了生态美育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生态美学思想和生态智慧以及西方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论证了将生态美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丰富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并进一步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功能。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和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美育的开展现状和大学生生态审美素养现状。进一步探索大学生生态美育实施路径,重点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丰富教育内容,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优化教育方法,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完善教育途径,开展广泛的实践教育;改善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大学生生态美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完善生态人格、塑造生态良心。使大学生在亲近大自然时,不但能获得自然生态美的感受,更能培养对自然的感情,从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终实现“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