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极为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对老年特殊群体的关怀。然而,我国乡村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峻,在空巢老人、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不均衡、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下,与留守儿童问题一样,乡村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上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问题,然而当今社会对这方面的关注、研究和投入尚处于起步阶段,乡村住宅庭院空间环境的适老性改善将成为缓解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寒地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及文化背景,庭院空间环境已经成为乡村地区老年人开展生产、生活与社交的基本空间单元,而庭院中的绿化种植则能极大的提升庭院的空间品质,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活动的改善。因此,建立有效的寒地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通过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与整合,探究实体空间环境要素与老年人健康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文献整合与初步确定评价体系的准则层,利用扎根理论基于大量文献的归纳与总结从而识别各个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以促进寒地乡村地区老年人健康为目标的寒地乡村住宅庭院绿化空间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寒地乡村的庭院特征,通过相关议题的专家群体以模糊德尔菲法的多轮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对初步建立的评价体系的指标层与指标的含义与内容进行修正与完善,构建促进寒地乡村地区老年人健康为目标的寒地乡村住宅庭院绿化空间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专家对于评价体系的重要度评价排序结果,作为指标表现绩效处理的前测结果,应用模糊评价法对于60岁以上生活于寒地乡村的老年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量化评价指标的表现绩效。利用M-VIKOR法对实际村落进行评价得出各项指标的理想状态与实际表现绩效的差距,从而得出各项指标的差距的先后次序,以获得评价指标的改善重点。寒地乡村适老宅院绿化空间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寒地乡村地区庭院空间的健康适老化改善,为寒地乡村住宅庭院绿化空间形成系统性的健康适老评估体系。为寒地乡村对以促进寒地地区乡村老年人健康为导向的规划设计实践前期阶段的选择与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