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读者的接受主体地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88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的主体研究是当前翻译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传统的译学研究以原作和作者为中心,注重将原作和译作进行比较分析,评判译者是否将作者在原作中表达的意义在译作中完整地表达出来,试图在忠实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统一的翻译标准。作为译作创造者的译者和译作接受者的读者,在传统译学研究中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译者,认识到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译者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译者的主体地位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承认,译者的功绩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相比之下,人们对于读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实际上,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播和交流不同的文化和文学审美体验,翻译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需要通过读者的接受来实现。也就是说,读者的接受是文学翻译过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对于翻译过程中这样一个重要因素的研究不仅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必须的。本文从翻译研究范式的演变出发,借鉴比较文学中接受研究的方法,引入接受美学的研究视角,把翻译研究与接受美学的理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读者的接受在文学翻译准备时期、文学翻译过程中间和译作问世后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积极能动作用,确立读者的接受主体地位。在论述中,本文从接受的角度划分了读者的层次,提出了“读者场”的概念,对于读者主体地位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目的是要使文学翻译中读者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而使文学翻译的过程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完整和开放的有机系统。在明确了读者在文学翻译中的接受主体地位之后,本文还详细阐述了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文学翻译的启示意义。首先,对于译者而言,读者的接受主体地位意味着译者应当积极预见、研究读者的期待视野,在翻译中努力做到译作与读者的视野融合,尽可能达到最佳的译介效果。同时译者还要做到满足读者与打破读者的统一,通过拓宽、更新读者的期待视野来不断提高、增强读者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其次,对于读者来说,自身的接受主体地位意味着自己不再是作品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和创造作品的文学价值,通过阅读和接受来对作品进行有效的评判。读者的接受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求读者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善于接受新的生活体验,增强艺术品位和审美修养,动态适应艺术的接受需要,最终促进文学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我们在构建翻译文学史的同时,应当把读者的反应,接受和评价考虑进去。读者的接受作为文学翻译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要在翻译文学史的研究中得到体现。翻译文学作品在读者中共时和历时接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翻译文学史上应当给予必要的描述,从中总结出读者的文学审美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的继承与演进,从而拓宽翻译文学史研究的范围,增强其历史感和动态感。文学翻译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读者作为接受主体所发挥的作用,以期对于译学中翻译主体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历史与现实出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剖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背后的深层原因,认为国际纺织品贸易机制由于受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使得美国等发达的纺织品进
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已扎根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中国完全是外来户,70年代末,面对百废待兴的学术局面,面对纷乱
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对电子政务工作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些重要行业部门和副省级以上政府的电子
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事实上,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行为主义的思想有其深刻的哲学渊源,机械唯物主
运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开辟一条让社会资金涌入高等教育的渠道,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速度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明智选择。当前急需研究解决好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观念、营利观念
手机是近年来在中国普及速度较快、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科技电子消费类产品之一。我国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己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而手机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已演变为现
环境的议题在21世纪已是全球最关注的焦点。不论绿色采购、绿色营销以及环保意识,都已逐渐成为一般消费者与采购决策的重点。企业活动与生产之技术、产品之成份必须考虑到环境
随着中国低空领域的不断开放,通用航空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用航空飞行保障系统能够保障通用飞机安全飞行、顺利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员工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源泉,再加上知识员工本身所具有的对职业的追求和选择的多样化特点,使得知识员工在全球范围内的
随着城市夜晚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人民大众文化品位的提高,城市及建筑物的夜景照明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工程数量急剧上升。但是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尚在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