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资银行国际化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银行为什么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分析影响我国银行国际化成败的共性和特殊性因素,总结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探询中资银行国际化的成功道路。根据上述思路,本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概述全文研究思路,框架结构、方法和基本内容。第二章银行国际化的理论文献综述。重点对国内外关于银行国际化的内涵、动因、战略和成败原因的理论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第三章中资银行国际化的成绩与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历史演变,入世以来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的最新情况,中资银行国际化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第四章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的经验教训。重点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寻找影响银行国际化成败的共性和特殊性因素,为我国银行国际化顺利推进提供借鉴。第五章中资银行国际化: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动因、程度和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一个WWH的分析框架。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对策建议。针对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现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国际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七章结论,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拟实现的创新点包括:   一是通过问卷调查法的研究发现,入世以来,我国银行“走出去”具有以下特征:(一)走出去的主体多元化,大型国有银行是“走出去”的主力。(二)“走出去”的地区分布比较集中,主要是港澳地区。(三)走出去的形式多样化,并购成为“走出去”新的重要方式。(四)国际业务和品种不断丰富,业务综合化趋势明显。(五)近年来中资银行的境外机构的贡献度呈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海外业务的发展取得了六个方面的主要成绩。一是初步形成了“以亚洲为主,兼顾欧美”的海外经营网络。二是大力支持了外贸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三是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熟悉国际市场的专业队伍。四是海外经营性机构基本建立了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五是境内外联动不断深入,延伸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六是积极探索了综合经营的发展道路,为金融业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管政策协调配合有待加强,个别政策需要进行调整;银行核心竞争力较弱,尚不具备大规模海外发展的能力;不确定因素很多,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等。   二是我国银行国际化整体程度不高,近些年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是国内第一份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系统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数据,摸清了我国银行国际化的情况,澄清了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的一些争论。   三是我国不同类型的银行国际化程度有别,同一类型的银行国际化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别。我国国有银行的国际化程度高于股份制银行。大型国有银行国际化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别,中国银行国际化程度最高,农业银行国际化程度最低。近年来大型银行的国内市场发展远远快于在国外市场的发展,大型银行国际化进程呈现相对下降趋势。   四是,目前,很少有学者对银行国际化战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也没有提出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绝大多数都是从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尝试提出一个五要素的银行国际化战略分析框架,从银行走出去的方式,银行走出去做什么,去哪里,管理模式和客户服务策略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设计对10家银行的国际化战略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的研究发现,我国大型银行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有差别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但是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银行明确提出实施“三八”型的内生性的海外发展战略。工商银行提出遵循“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全球网络布局原则,大力实施以跨境并购为主要手段的外延式扩展战略,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银行坚持“做强亚洲、巩固欧非、突破美澳”的战略原则,坚持以新设为主要手段,适时并购其他。交通银行提出“以亚洲为主体”的海外发展战略。大型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和战略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   五是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的战略各具特色,成功的银行国际化关键在于依靠银行内在的力量,同时,外部环境也不可忽视。选择合适的银行国际化战略和模式是很重要的。   六是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中资银行为什么走出去、目前走出去的状况是什么、怎么样走出去进行分析。本文称之为三段式或者WWH框架。   由于本文研究对象是一个很新而且实务性很强的题目,加上数据资料获取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文侧重研究了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而对中小银行境外扩张关注不足,中小银行海外发展是否也具有大型银行类似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二是由于中国的银行国际化发展历史尚短,程度尚浅,加上相关数据资料获取存在较大的难度,中国的银行国际化的规律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跟踪分析。  
其他文献
通过超前预防、事中防控,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防范腐败的发生,使预防为主、服务发展和系统推进等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得到充分体现。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