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工笔画的写意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xx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画的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即工笔画兴盛,写意画衰萎。纵观近几届全国美展,入展的中国画作品,写意画仅占30%不到,而且呈下降趋势。而兴盛起来的工笔画多向繁琐、满构图、装饰性、超写实、工匠气方向发展。其作品或工细入微,穷尽能事;或奇思怪招,不知所绘。越来越脱离了中国画笔墨线造型的艺术语言特征以及写意性的精神内涵。究其原因,活跃在前沿的大多数作者为中青年人,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眼力好,能吃苦。但他们多数在基础学习阶段接受的是素描而非线描的训练与考核,所见所闻的多是现代的而非传统的艺术形式。作者受学识、阅历等诸方面的影响,其作品多制作性,少写意性,匠气有余,而意蕴不足。究竟中国工笔画如何定义,如何评判,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目前国内学者有关工笔画写意性方面的探讨研究甚多,但大都泛泛而谈,慨念混淆,有的只为工笔画的写意性正名,而未能把脉治病。本文试图从工笔画的写意性入手,揭示当代工笔画的价值取向及存在的弊病,并探讨一下工笔画的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竹子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自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西南地区得益于其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竹子造纸工业,竹林发展迅速,丛生竹林发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独特的视角,选择符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素材,灵活合理地设计教学的思路。新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真正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
<正>我国目前采用的小学数学教材有很多版本,主要的版本有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版、浙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苏教版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与其他版本的数学教材相比,有
芒种到,麦金黄。眼下,我国夏粮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集中收获期。一台台收割机在麦田里往返穿梭,丰收在望。面对暖冬、新冠肺炎疫情、病虫害等一系列风险挑战,各地通过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