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日益加剧,导致流动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城市中既特殊又庞大的群体一。一方面,他们作为城市生活新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显现出在物质生活、城市融入、价值认同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因为父母关心的缺失、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他们会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自卑,也无法很好地同城融入,城市适应性和社会化的问题突出。加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引教育引导的不到位,导致部分流动儿童出现心理和社会的不适应,出现了一些行为问题,严重的甚至导致犯罪。因此,流动儿童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流动儿童管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和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政府不再亲力亲为参与到所有具体的行政事务中去,更多的依靠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来从事具体青少年事务的管理。在我国,青少年事务一直得到党政和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管理方式的改变、流动儿童群体的增加和需求的变化,流动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更加重要,也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共青团一直以来都是以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也开展了一系列青少年的活动,特别是在青少年公益服务领域进行了不少探索。一方面共青团组织结构完善,工作方式灵活,与政府合作较多,另一方面,共青团与大量社会组织联系紧密,因此它能够搭建起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桥梁,也能够弥补他们的不足,整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公共资源更好地推进流动儿童管理服务。但是,从探索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独立性不足、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顺畅、工作专业化水平不高、相关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本文主要运用"第三部门介入政府公共事务"理论,对常熟共青团参与流动儿童管理服务进行分析,通过常熟共青团"笑果"青少年社区服务店为案例,分析了共青团参与流动儿童管理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借鉴相关成功经验,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参与体制,优化运行机制,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参与流动儿童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