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制造企业服务化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服务在制造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制造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其服务创新能力的发展。服务化战略是企业在不断挖掘产品潜力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一系列服务从而发展长期客户关系,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行为。作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扩展的核心要素,服务创新能力是制造企业能够快速、高效的满足客户的异质性服务需求,获得更高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目前学者们研究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大多是以顾客关系、组织结构等为中介变量,鲜见服务创新能力对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服务化战略、服务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制造企业服务化理论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路径,界定了服务化战略及服务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对其进行规范描述,应用扎根理论确定了服务创新能力的构成维度;其次,通过多案例研究揭示了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服务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然后,构建了服务化战略和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最后,搜集并整理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企业的实践数据,借助统计软件对理论模型和研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厘清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对服务化战略和服务创新能力进行了规范描述。本研究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产品+基础服务、增值服务、服务外包以及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服务化转型过程中服务化战略选择和服务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界定了服务化战略和服务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分析和识别服务化战略和服务创新能力的属性特征;同时,借助扎根理论探索服务创新能力的构成维度。研宄同时兼顾了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保证了理论研究的相对严谨性,有助于更为清晰的从理论上诠释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和服务创新能力,为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奠定了本研宄的理论基础。⑵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初探研究,得出了三组初始理论命题。案例分析表明,制造企业专注于产品导向服务化战略时,会重点培育服务创新利用能力,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服务产出和绩效结果;制造企业专注于客户导向服务化战略时,企业需要大力培育和提升其服务创新探索能力,实现绩效提升和企业高速发展;企业实施产品导向战略或客户导向战略,培育多元化的服务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保持服务创新利用能力和服务创新探索能力的互补平衡,有选择的侧重两种创新能力更有助于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⑶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服务化战略和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廓清了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不同作用路径。本文发现并验证了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影响的三条作用路径,在产品导向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仅服务创新的利用能力仅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服务创新的探索能力却能够充当服务化战略的两个维度:产品导向战略和客户导向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桥梁。研究结论揭示了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厘清了服务创新能力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把握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内在规律,辅助企业的服务化战略决策。⑷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双元性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规律。基于组织双元性理论,区分了3种不同类型的双元性服务创新能力:差异型服务创新能力、整体型服务创新能力和交互型服务创新能力,并实证验证了这三种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型服务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整体型服务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交互型服务创新能力则对企业绩效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研究将双元性理论引入服务化拓展的研究领域之中,扩展了组织双元性理论;同时,使用实证的方式验证不同类型的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增强了服务创新能力研究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