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学流行特征,研究患儿早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探讨发生重症肺炎及其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中早期判断、识别高危患儿、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肺炎住院患儿1129例为研究对象,设置为重症组。并选取同期1200例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作为轻症组。对两组患儿鼻咽部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1-3型,腺病毒)、人博卡病毒、肺炎支原体及细菌培养检测,对静脉血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并通过病历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患儿一般情况、早期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129例重症肺炎患儿共检出病原体1332株,检出阳性率为76.09%。细菌病原体检出578株(51.20%),病毒病原体检出564株(49.96%),肺炎支原体检出190株(16.83%),混合感染检出411例(36.40%)。细菌中检出率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07%),病毒中检出率最高的为呼吸道合胞病毒(35.61%),混合感染中以细菌合并病毒为主(19.13%)。革兰阴性菌在2014-2017年度检出率较2012-2013年度下降,肺炎支原体在2016年检出率明显增高,混合感染在2015-2017年度检出率较2012-2014年上升。不同季节比较中显示,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春季检出,副流感病毒3在夏季检出率明显增高,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人博卡病毒主要在秋季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在冬季检出。不同年龄比较中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在婴儿中检出,人博卡病毒主要在幼儿中检出,腺病毒以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中检出率最高,肺炎支原体主要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中检出。2.重症肺炎在年龄<3月患儿中发病率最高(45.70%),并发症发生率72.28%,呼吸衰竭为最主要的并发症(30.99%)。重症肺炎患儿中早产儿182例(16.12%),低出生体重儿153例(13.55%),极低出生体重儿42例(3.99%)。重症肺炎患儿的基础疾病携带率26.84%(303/1129),先天性心脏病为首位基础疾病(13.73%),其他基础疾病依次为:贫血(7.17%)、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性瘫痪、脑发育不良等)(2.83%)、营养不良(2.57%)、气道畸形(包括支气管狭窄、气管软化等)(2.39%)、21-三体综合征21例(1.86%)。重症组早期临床表现(发热、意识障碍、湿啰音、呼气相哮鸣音)、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较轻症组存在差异(P<0.05)。发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月,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21-三体综合征的基础疾病,肺部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CRP>8mg/L,腺病毒感染及混合感染(OR=2.261、1.909、4.778、21.253、1.426、1.092、4.528、3.153,P<0.05)。3.1129例重症肺炎患儿平均住院天数13.45±9.67,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1.16%(126/1129)。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1岁,存在并发症、基础疾病,入院时有意识障碍,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percentage,N%)、肌钙蛋白>0.09ng/ml(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存在并发症、基础疾病,肌钙蛋白>0.09ng/ml(OR=4.844、13.750、20.848,P<0.05)。结论:1.重症肺炎患儿细菌及病毒检出率接近;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细菌中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但检出率的年度比较有下降趋势;病毒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为主;需警惕混合感染的上升趋势。2.发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月,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21-三体综合征的基础疾病,肺部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CRP>8mg/L,腺病毒感染及混合感染。3.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存在基础疾病、并发症,肌钙蛋白>0.09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