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近年来的数据表明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且高致死、致残率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关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也成为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就治疗而言,改善AMI患者预后的重点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主要策略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etion,PCI)、溶栓疗法及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随着PC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A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然而这些得到了及时PCI术再灌注治疗的患者的预后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既往研究讨论了众多因素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如:年龄、Killip分级、治疗的延迟时间、治疗模式、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以及冠脉病变的支数等,而近年的临床研究让我们越来越重视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在该类患者的预后中所起到的作用。早期的研究表明,侧支循环提供的血流能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保护左室功能、减少PCI术前主动脉气囊反搏的应用,但有关侧支循环是否能确切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探讨早期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12个月预后的影响,进而为侧支循环建立是否能改善急性STEMI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共257例。根据有无侧支循环分为A组(侧支循环组)(n=51)、B组(无侧支循环组)(n=206)。测量两组患者术后及1年左心射血分数,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室壁瘤的发生率。结果:1.侧支循环组(A组)与无侧支循环组(B组)两组间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性别(男性比例)(68.6%vs 77.2%,P=0.203)、吸烟史(45.1%vs 43.2%,P=0.807)、高血压病史(52.9%vs 48.5%,P=0.574)、糖尿病史(19.6%vs 24.3%,P=0.481)、TG(1.79±0.97 vs 1.54±0.96,P=0.103)(mmol/L)、TC(4.90±1.15 vs 4.78±1.06,P=0.469)mmol/L、LDL(2.91±0.88 vs 2.82±0.70,P=0.440)mmol/L、CR(71.08±18.85 vs 76.86±36.88,P=0.279)umol/L、多支病变(31.4%vs 20.9%,P=0.110)、Killip分级≥2(11.8%vs 17.5%,P=0.323)、PCI延迟时间(h)(6.14±2.01 vs 5.54±2.33,P=0.096),以上基本资料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岁)(60.04±11.55 vs 63.80±12.05,P=0.045)、梗死前心绞痛发生(31.4%vs 11.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梗死前心绞痛及年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梗死前心绞痛是侧支循环形成的有利因素(P<0.001),年龄是侧支循环形成的不利因素(P=0.008)。2.A、B两组患者间预后指标的比较:术后住院期间LVEF(%)比较(52.10±7.739 vs 49.67±8.435,P=0.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LVEF(%)比较(54.70±4.45 vs 51.31±6.6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E事件(3.9%vs 5.3%,P=0.955)、恶性心律失常(5.9%vs 5.8%,P=1)、室壁瘤(0%vs 2.4%,P=0.135),以上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校正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年龄、梗死前心绞痛等混杂因素,发现侧支循环是STEMI患者PCI术后1年LVEF的保护性因素(P=0.004)。结论:1、早期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助于改善STEMI患者的左室功能,但不能显著降低术后12个月内MACE事件、室壁瘤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年龄和梗死前心绞痛对侧支循环建立有显著性影响。3、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肌酐、多支病变及PCI延迟时间等对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