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中动构式是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中动、主动和被动概念及其相应构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早期文献多在生成法框架下研究,存在一系列问题。近期研究多基于认知理论,但均未对英语中动构式的动态意义建构进行全面的解读。由此,本论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辅之以其它相关理论对英语中动构式的动态意义建构及深层认知动因进行系统的解读。论文主要论述了三方面内容:典型英语中动构式与非典型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及认知动因;英语中动构式特征及相互关系;英语中动构式各组成成分及成分间关系的选择制约。文中所举示例中一部分摘自经典核心期刊或相关专著文献,另一部分是对经典示例的改编。首先,本文尝试对英语中动构式进行重新定义,并在原有典型及非典型英语中动构式分类基础上,进行了再分类,其中典型中动构式范围缩小,仅指[受事主语+及物动词+状语修饰成分],更具典型性;而非典型中动构式范围较以前更广,以有无句尾修饰成分为依据,分为两类:类型1为[被动参与者+动词+修饰成分],类型2为[被动参与者+动词]。与以往文献把非典型中动放在次要地位不同,本文不仅对典型中动构式进行了详尽地阐释,更重要的是,对非典型中动构式的代表性示例也进行了重点分析。其次,本文给出了中动构式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整合。最后,本文还分析了中动构式各组成成分及成分间关系的选择制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典型英语中动构式和非典型英语中动构式均由其相应的主动概念和被动概念整合生成。英语中动构式的认知动因是被动参与者的责任条件和评估及描述语用意义。第二,中动构式的句法特征是:被动参与者、主动形态和修饰状语或状语效果;语义特征被认为具有隐含施事、类属性、非事件性和情态性,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动构式同时具备这些特征。多数非典型中动构式不完全具备所有特征。参与者责任条件为因,被动概念的句法语义元素为果,被动参与者的积极角色得到凸显并对中动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负责。研究证明被动参与者的责任条件使所有中动特征得到统一解释。第三,本论文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在解释中动构式的选择限制方面缺乏一定的解释力,只能借助词汇特征及认知语法理论对其制约因素进行解释。中动构式不仅对状语和中动动词存在选择限制,还对中动构式各组成成分的内部关系存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