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的生态脆弱带,同时也是内地重要的生态屏障。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在整个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种植多年生灌木、单纯种植一种牧草、混播种植多种牧草这三种方式的退耕地以及两块农牧业用地(耕地和放牧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的土壤质量测定方法,对五块试验地的土壤质量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筛选该试验地区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并通过筛选出的土壤质量指标计算各指标的土壤层化比率,用于对土壤质量演替方向的初步判断。研究结果表明:
(1)在土壤养分各项指标的绝对量上农牧业用地(耕地和放牧草原)总体上高于三块退耕地(退耕还灌地、围栏草地和混播草地);但三块退耕地土壤养分各项指标在变化趋势方面总体上处于增长状态,而农牧业用地则处于下降趋势。三种退耕方式在恢复土壤养分方面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而当地现行的耕作方式和放牧强度对土地有着破坏的作用。
(2)通过对所研究各项土壤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从所研究的众多土壤质量指标中选取以下两个指标作为武川县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它们分别为:土壤微生物总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
(3)五块试验地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层化比率没有明显差别,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层化比率可能无法起到指示土壤质量演替方向的作用;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层化比率在五块试验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可能是指示武川县土壤质量演替方向的敏感指标。
(4)在假设土壤微生物总量层化比率是武川县土壤质量演替方向指示指标的前提下,以层化比率=2作为判别阈值,对五块试验地的土壤质量演替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块退耕地中,退耕还灌地与混播草地土壤质量正处于逐步恢复的演替阶段,保持现行的土地利用方式,两块试验地的土壤质量将得到恢复;以现有的数据无法准确描述围栏草地的土壤质量演替状况;耕地和放牧草原正处在逐步的退化过程中,如果保持现行的耕作方式和放牧强度,二者的土壤质量将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