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TIR多光谱图像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392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的代表性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现场遗留的潜指纹作为一类特殊的痕迹证据,备受各国学者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由于现场潜指纹的某些独有特征,如模糊性,残缺性,背景复杂性,脊线断裂性,纹线重叠性等等,使得该类指纹的有效检测及精确认证技术至今仍处于瓶颈状态,这严重制约了现场潜指纹鉴定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它的进一步应用推广受到限制。中红外分析是以物质的不同化学结构对红外光的吸收差异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指纹残留物中包含脂肪酸酯类、皮肤上的微小蛋白质和羟基酸盐等,其特征峰分布在中红外区域,可充分反映现场指纹信息的全光谱图像数据将由几百到几千波数光谱信息组成。本文以红外光谱指纹为研究对象,以Contourlet变换作为分解工具,完成了对光谱指纹图像的分割。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使用基于SpotLight400的红外成像系统对模糊指纹痕迹进行多光谱无损采集的同时将光谱分析与图像处理相结合进行光谱指纹图像的预处理。其次,分别介绍了Gabor滤波器、小波变换和Contourlet变换,并对它们的特点及系数分布做了分析。最后,通过Contourlet分解后对高频系数进行修正去噪,采用模极大值检测突出显现指纹脊线,并使用方向中值滤波连接断裂的指纹线,改进了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指纹图像分割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分割的指纹图像不仅平滑连贯且细节精确,最后对预处理得到的指纹图像进行了分割处理,改善了其整体视觉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胰酶消化法和混合酶(Ⅱ型胶原酶+Ⅰ型DNA酶)消化法分离小鼠胶质瘤浸润免疫细胞的效果。方法没有分组情况提取接种GL261胶质瘤细胞系21天后C57BL/6小鼠的脑组织,剪碎后A组用胰酶消化法,B组采用混合酶(Ⅱ型胶原酶+Ⅰ型DNA酶)消化法分别消化组织,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比较提取免疫细胞的表型特点。结果混合酶(Ⅱ型胶原酶+Ⅰ型DNA酶)消化
目前,心脏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心脏疾病患者、术后患者、偏远地区患者及亚健康人群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接受
本文从多尺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多尺度分析应用于遥感图像变化检测进行了探讨。首先利用小波变化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利用变化检测算法提取不同尺度图像的变化区域,最后利用马尔科夫随机场将不同尺度变化检测结果进行融合。由于马尔科夫随机场融合方法充分考虑了相邻像素间的相关性和不同尺度检测结果的联系,从而使融合结果更加细致和精确。本文基于毁伤前后两幅图像的变化检测结果,研究了飞机、桥梁、跑道等目标的毁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及近年来“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卫星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日趋完善,人们对移动中通过卫星网络进行数据、语音、图像等通信服务需求越来越大。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