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对于知识的获取方式、阅读的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除了阅读纸质书籍,有声读物这一“听”书的新型阅读方式也受到了广大读书爱好者的喜爱和热衷。本文突破了以往学者对有声读物出版物、音像制品、网络等传播形式的研究,以广播这一传统媒体中存在时间较长、发展较为曲折的有声读物节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主要以探讨其生存空间为主要切入口来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本文综述广播电台中的有声读物,确立其定义,并分析其所包含的多种节目类型。笔者将有声读物节目作为特殊的节目类型,分析其与一般节目存在的微妙关系。另外,笔者从时间发展的角度,逐一梳理和总结广播电台有声读物各个类型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现如今存在的问题,并参考相关收听率的数据来提出有声读物节目陷入了发展瓶颈。通过业内外人士的总结和相关数据的体现,广播电台有声读物发展的瓶颈阶段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将进一步论证有声读物节目时存在其生存的依据的。第一,有声读物包含文化属性,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精神延续的必要源泉;第二,有声读物节目所具有的浅阅读方式,符合当下人们快节奏生活的方式,也符合人们对传播媒介的要求;第三,在国民对于文化渴求的进一步扩大化的情况下,有声读物节目的出现有利于人们对于快餐文化的补充。通过以上宏观的视角分析,得出结论:广播电台有声读物存在其生存空间。而有声读物节目自身从微观的角度,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生存挑战。通过对有声读物节目分析,其具有的功能性、服务性相较于一般的节目更为弱势,也让其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笔者将从其长篇性、实用性和伴随性三个方面来论证其生存空间的冲击。此外,综合性电台的播出形式、新媒体时代对于有声读物的冲击也不容小觑。以上对于有声读物生存空间面临挑战的分析论证,不仅仅说明有声读物生存空间存在着诸多竞争对手,更为有声读物节目的生存提出了新的问题和启示。笔者着重分析当下广播电台类型化的趋势,通过大量理论和实例的论证,肯定了类型化电台对于有声读物节目的促进作用:巩固收听群体,整合文化资源,促进广告高标准化。另外,多媒体平台推广、编排节目的合理化、坚持“内容为王”等手段也可总结出科学化的运营手段也是有助于有声读物节目的发展的。同时,现阶段有声读物节目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并未停止。结合互联网有声读物蓬勃发展的事实,电台有声读物也趋于多媒体、多平台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家广播电台有声读物节目创办网站、推出移动终端等多项事例,证明广播电台有声读物生存空间的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