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VECs)对体外缺氧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为VECs和NSCs共培养移植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新生1~3d的Wistar大鼠大脑海马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2、取出生1~7d的Wistar大鼠大脑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其鉴定。3、将培养传代纯化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用0.25%胰酶消化成单细胞液后接种于涂有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盖玻上,接种传3代后用胰酶消化的神经干细胞,以1:10接种比例加入神经细胞完全培养液共培养。4、用无菌石蜡油覆盖于低糖细胞培养液表面,制备低氧低糖溶液。对照组:正常神经干细胞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缺氧共培养组:取共培养3d细胞,吸出培养液,用无菌Hank’s缓冲液清洗2次,加入低氧低糖溶液共同作用2h、4h、8h和28h后换液,用PBS缓冲液冲洗3次后,换神经细胞完全培养液,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复氧培养;缺氧单纯神经干细胞组:取传3代的神经干细胞,用无菌Hank’s缓冲液清洗2次后,方法同上。5、免疫组织荧光鉴定缺氧条件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缺氧条件下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结果:1、NSCs和VECs培养及鉴定:原代分离的单个NSC 4d增生为神经细胞球,传代后,经nestin免疫荧光染色,细胞球呈阳性;原代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6-8d长满瓶壁,细胞呈多角形或扁平梭形,核卵圆形,VIII因子相关抗原阳性。2、各组神经干细胞光镜形态变化特点:正常对照组NSCs胞体饱满,折光性强,周围有光晕。缺氧单纯神经干细胞组NSCs胞体肿胀,折光性差,有大量的细胞碎屑,并出现悬浮死细胞。缺氧共培养组NSCs形态有所改善,细胞折光性仍较好,大部分细胞突起仍未见回缩,仅少数NSCs肿胀,坏死。3、缺氧时间与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关系:分别缺氧培养2h、4h、8h和28h后复氧培养48h,NSCs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死亡明显增多,NSCs存活率明显下降;缺氧共培养组的NSCs形态有所改善,细胞折光性仍较好,大部分NSCs突起仍未见回缩,仅少数细胞肿胀,共培养组NSCs存活率高于单纯缺氧NSCs组(P<0.05)。4、缺氧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缺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分化数目与单纯缺氧神经细胞分化相比,明显增多,但对分化后所形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影响很小,通过计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缺氧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缺氧共培养组细胞增殖细胞数目高于缺氧单纯神经干细胞组(P<0.05),细胞凋亡细胞数目率低于缺氧单纯神经干细胞组(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神经干细胞有保护作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促进缺氧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及分化、抑制其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