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三家评是护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太平闲人张新之采用圈点、眉批、夹批、批注等形式,对经程伟元、高鹗续补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进行的评点。《红楼梦》三家评是旧红学评点派著作中流传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但在学术研究中一直不被重视。本文以《红楼梦》三家评本为研究底本,结合评点者的生平和思想,参考部分前人的评价和考证,从主题论、语言论、情节论、结构论、人物论及三家评在红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对《红楼梦》三家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相对于姚燮,王希廉和张新之的生平资料较少。王希廉颇有学养、富有才情、酷爱历史,历史观和价值观十分正统,这也影响到他对《红楼梦》的点评。姚燮出生贫寒、博览群书、著述极多,仕途上失意,评点时多有激愤。张新之终生游历、放旷不羁,一生酷爱《红楼梦》,他的评点数量多、范围广。三家评版本较多,本文依据版本以光绪十五年石印本为底本。王希廉认为小说具有和经史一样的宣扬儒家教义的功能。《红楼梦》就是要教化人心,让人们遵守传统的理念和道德。他还认全书描写的重心是贾府的盛衰巨变并由此发出感叹。张新之也认为全书在阐发儒家大义,让人们遵循儒家教诲,同时全书还隐演《易》理。姚燮认为,全书是以空幻为主题,令人醒悟。王希廉将第五回看作是全书的总纲、中心,认为第五回是对全书具有统领作用的核心章节,而全书可以根据贾府盛衰变化总共分为二十一段,这种结构分析理念在红学研究史上是第一次。他同时认为,全书的主要情节是在真人真事上予以加工而多样的情节发展是服务于人物性格的表现。王希廉、姚燮、张新之都认为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前后具有一致性,连接恰当,过渡自然,具有审美意蕴。王希廉注意到书中人物的语言对人物鲜明个性的表现十分明显。他对人物的品评从传统观念出发,以“福、寿、才、德”四维论人,同时注重对两个人物进行比较来进行品评。他还注意到作者运用“藏笔”将大量重要线索、秘事隐藏起来。张新之较王希廉更为保守,注重封建道德,强调妇女的贞德,他还注意到书中的主角广有“影身”。姚燮注意到人物生存环境中的人和事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变化影响巨大。三位评点家都注意到,作者善用人物、事物的名称来隐寓它意。同时,他们对人物评点时都表现出来了明显的好恶之情。三家评开创了红学统计学,第一次进行了结构层次分析,并对索隐派的开创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