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uli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学者们就开始关注《红楼梦》如实描写生活的特点。建国以后,通过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的运动,“现实主义”就成为肯定《红楼梦》思想价值的唯一标尺。可是,在几十年的研究中,尽管一直把恩格斯提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写实主义原则作为准绳,但却抽去了“典型人物”的人性基础和个性内涵。在这样对典型片面的理解下研究《红楼梦》,也就不能真正阐明《红楼梦》与写实主义之间的联系。 本文首先廓清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理解,典型人物其实就是建筑在真实人性基础上的鲜明个性,它的丰富的社会内涵也即由此而产生。并以这种理解为出发点,重新认识《红楼梦》的写实主义成分及其特色。《红楼梦》是以作者真实生活为原型的自叙性小说,作者之所以描写出不少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是因为他对人物原型的熟悉与理解,能够同情人物的处境,理解人物的情感,客观上摆脱了当时社会道德对个体的要求,真实展现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从而在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身上体现出真实的人性,达到了写实主义要求的典型人物。《红楼梦》的写实主义成就不是有意识的理论指导的结果,因此,当作者失去了对人物原型的依托,或者失去了对人物的同情,他就不能从人性的角度如实描写出典型人物,所以,《红楼梦》也存在着写实主义的不足。 本文第一章论述《红楼梦》的自叙性与写实主义的异同,指出《红楼梦》达到写实主义艺术要求不是出于自觉的理论指导,而是对人物原型的高度依赖,以及对人物的眷恋、关心和爱;第二章论述《红楼梦》的写实主义成分,分析作品中表现的人性对环境的因应,以及在真实人性基础上塑造的典型人物;第三章分析《红楼梦》中写实主义成分的艺术特色,对作品如何塑造典型人物进行形式的分析;第四章是《红楼梦》写实主义的不足,分析作者在对人物原型不够熟悉与理解或失去对人物的公正态度时,就阻碍典型人物的塑造,造成《红楼梦》写实主义的缺憾。 本文在对写实主义理论重新理解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分析《红楼梦》中的写实主义成就及其不足。《红楼梦》中写实主义的成分,实际上是出于对其所爱的人的尊重和理解,因而达到对人物性格复杂性的理解,这与西方民主思想中尊重个人的观念存在相通之处。也正因此,在古代小说提供的写实主义成分及其成就的基础上,五四以后知识分子才能很快接受西方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褒扬和传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我国加入WTO后融入世界经济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对公民诚信道德素质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集成住宅发展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和与其相关的技术体系框架,简要介绍了现代工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和国内外住宅生产模式改革的经验,通过比较国外发达国家的住
该文研究FC-AE-ASM(Fibre Channel-Avionics Environment-Anonymous Subscriber Messaging,光纤通道-航空电子环境-匿名订户消息)网络的数据发送控制问题。从FC-AE-ASM网络的
本文简单介绍了产品质量认证的具体含义以及产品质量认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最后重点阐述了对加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一些意见。
研究型大学处于社会科技和教育系统中的高层,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乃至国际科技竞争力。通常,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综合性强,具备跨学科研究的良好
德勒兹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其思想风格多样,涉及领域广泛,概念和理论也往往独辟蹊径。因此,要从如此五光十色的思想聚合体中清理出一条线索对其思想进行系统、深入地评介
为研究20~600℃花岗岩遇水冷却后孔隙特征及渗透率变化规律,采用压汞法测试了样品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瞬态脉冲衰减法测试了样品的渗透率,并将实测的渗透率与基于Katz-Thomps
高校人才培养观念的演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都对高校教师不断提高学习力提出了现实要求。组织文化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提升高校组织文化是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我国公民都享受到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已经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目前还没有被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
结构优化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综合考虑各种结构优化方法的适用性,并选择了拓扑优化方法,采用ANSYS软件拓扑优化模块对双摆角铣头万向架结构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