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肾髓质中小管与血管的走行及毗邻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髓质可分为外髓与内髓两部分。肾外髓存在血管束和束间区两个明显分区。其中,血管束主要由直小血管下降支与上升支组成,血管束之间的各结构组成束间区。因此,肾外髓中小管与血管的走行及毗邻关系主要表现为血管束与束间区各结构的走行及空间排列关系,其与肾髓质渗透梯度的产生与维持密切相关。但在内髓,明显的血管束结构不易辨别。虽然,近年来关于肾髓质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对髓质内各结构的走行与毗邻关系尚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本研究将三维重建技术与传统组织学方法相融合,髓质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相结合,探索小鼠肾髓质中小管与血管的走行及毗邻关系,理解其在髓质渗透梯度产生与维持中的意义,同时也为肾损伤以及肾脏修复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提供结构基础。  研究方法:  1、小鼠肾外髓内带小管与血管数字追踪及三维可视化  获取成年小鼠肾组织2.5微米厚的连续树脂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后,进行拍照、图像配准及数字追踪。  2、树脂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三维重建肾单位及血管走行的基础上,在肾外髓,每隔50微米取原始切片,制备成0.5微米厚的半薄切片,采用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小鼠肾组织功能蛋白AQP-1的检测。  3、AQP-1与CD34、AQP-2与CD34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  选择5微米厚石蜡切片,进行AQP-1与CD34、AQP-2与CD34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亮视野下观察直小血管、降支细段及集合管的形态及排列关系,暗视野下观察髓质中各结构的毗邻关系,并拍照。  结果:  1、每一个血管束中的直小血管下降支都由来自不同肾小球的出球微动脉延伸而来,一个血管束可接受8个肾单位的血液供应。小鼠肾外髓中,直小血管下降支与上升支、短髓襻肾单位的降支细段与直小血管上升支相伴走行在血管束中,而在内髓,直小血管上升支与直小血管下降支、长髓襻肾单位的降支细段、集合管相伴走行,伴行结构中液体流动方向相反,构成了“逆流”结构。  2、在血管束的最大横截面,上行结构的总数与下行结构近似相等,并且血管束内各结构占总数的比例不同,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直小血管上升支、短髓襻肾单位的降支细段、直小血管下降支、长髓襻的升支粗段。  3、血管束内直小血管在走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分支与汇合。  结论:小鼠肾髓质中,上行有孔的直小血管上升支分别与下行的直小血管下降支、小管降支细段、集合管紧密伴行,构成髓质中小管液逆流交换的装置,是髓质中渗透梯度形成从而浓缩尿液的重要结构基础。
其他文献
在 建筑诞生之前,这个世界原始的天际线 由树冠和山峦的迤逦构成。建筑打破了这种原始性,横平竖直的线条让天空大惊失色。  想当初,建筑师要在纯自然的空间里竖起一根直线条的柱子、椽子、房梁或一面直直的山墙,肯定不为那个空间所容。要将一种前所未有的立方体塞进原始形态的社会,还要让这个立方体的生硬轮廓占据天际线的显要位置,成为彼时的地标,这么做的建筑师,身上若是没有野蛮习气,不会爆粗口动拳头,估计很难达到
期刊
北 戴河,在我的脑海中,是一個神秘、浪漫 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  神秘,是因为这里是著名避暑胜地,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暑期均在此办公、休息,一些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劳模也会被邀请到此避暑、疗养,这自然地使这个北方海滨小城沾染着政治色彩,也自然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浪漫,则是可以想象的:浪花,细沙,夜色,情侣,凉爽的海风,飘着幽香的花径步道……几多风情,几多浪漫,聚结起许许多
期刊
2009年8月15日上午,由東方卫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魅力东方迎世博——走进镇江”大型活动正在一泉湖畔芙蓉楼直播,我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代表应邀在现场观摩。只见主持人摇着一把折叠纸扇,扇面上题写“水漫金山”四个大字,并介绍说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期间,镇江送去的展品就有绘着“水漫金山”神话故事的折扇,而且还获得奖项。这让我心头一动,惊喜不已。  回到办公室后,我立马打电话约来镇江市广电局的一位老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