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机针刺介入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不同时机进行干预的疗效差别,探讨发病后针刺介入治疗的时机,从而为缺血性中风病临床针灸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和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和脑病科缺血性中风病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1-7d组(30例)和8-14d组(30例),研究过程中每组各脱落2例。1-7d组:发病7d内介入;8-14d组:发病8d到14d内介入。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21天后观察中医症状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标准Barthel指数、患肢运动的简式Fugl-Meyer积分这4项指标积分的变化,并结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分析比较不同时机针刺介入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整体疗效评定:1-7d组与8-14d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显效率相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NIHSS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入院时评分结果对比,P>0.05,有可比性。两个组组内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7d组与8-14d组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对比,P>0.05,有可比性。两个组组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7d组与8-14d组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入院时Fugl-Meyer积分结果对比,P>0.05,有可比性。两个组组内治疗前后Fugl-Meyer积分进行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7d组与8-14d组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缺血性中风病早期介入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残疾率,显著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2.在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7天内介入针刺治疗,无论在整体疗效还是在局部功能的改善方面都优于7天以后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