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2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对近视眼形态和功能改变的报道多集中于眼底已发生明显病理改变尤其是累及黄斑区的近视眼人群,对眼底尚未发生病理改变的近视眼人群黄斑区形态和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人群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 ERG)之间的相关性,并与正常人作比较,分析近视眼人群黄斑区结构和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罗兰RETIScan mulifocal EFG Version电生理检查仪和Zeiss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Cirrus HD-OCT 4000检查仪检测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的24~39岁的病例42人(83眼),入选者根据屈光度数和眼轴分为正常对照组(8人14眼,等效球镜度数为+0.25D~-0.75D并且眼轴为22.00mm~24.00mm)、中低度近视组(16人31眼,等效球镜度数为-1.25D~-6.00D并且眼轴为24.00mm~26.00mm)、高度近视组(19人38眼,等效球镜度数为-6.25D~-13.00D并且眼轴为26.00mm~27.99mm),其中男9例(18眼),女33例(65眼)。所有受测者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如视力、验光、眼压、眼轴、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角膜曲率、房角检查)和专项检查(OCT、mf ERG),除屈光不正外均无其他眼部因素的影响、无严重全身系统疾病,并且能配合所有检查项目,符合入组标准并经过本人同意方可进行实验。通过OCT获得不同程度近视组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averge thtickness,记录为AT)的数值,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和组内两两分析。通过mf ERG检测获得不同程度近视组6个环形视网膜区域P1波的平均振幅密度、振幅总和值、隐含期的数据,运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不同程度近视组P1波的平均振幅密度、振幅总和值、隐含期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Person相关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正常组A1与第1环的平均振幅密度、振幅总和值呈正相关,与隐含期无相关性。2.中低度近视组A1与第1~2环P1波各项检测指标之间无相关性。3.高度近视组A1与第1~2环平均振幅密度、振幅总和值呈负相关,与隐含期无相关性。4.三组AT与P1波平均振幅密度、振幅总和值成正相关,与隐含期无相关性。5.中低度近视组AT与P1波第2~3环振幅总和值呈负相关,与第4环振幅总和值呈正相关。6.高度近视组AT与P1波平均振幅密度、振幅总和值呈正相关。结论:1.随近视屈光度数增加,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变薄。2.随近视屈光度数增加,mf ERG P1波的平均振幅密度、振幅总和值下降。3.在高度近视眼人群,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与mf ERG P1波的平均振幅密度、振幅总和值呈正相关性,即在高度近视眼人群,黄斑区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正相关。
其他文献
介绍了非导体表面金属化技术.阐述了化学镀、直接电镀技术Futuron工艺、化学还原、接枝共聚表面处理新技术,并分析了近年来在非导体金属化方面关键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介绍了非
目的探讨儿童癔症性喘鸣的诊治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的儿童癔症性喘鸣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突然出现(吸气时)喘鸣1 h急诊于我科。发病
自1997年起,北大景观研究团队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复兴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这些研究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风水"和乡土景观,源于在规划设计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程度、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性及重症肺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6例重症肺炎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观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日两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目标进行比较与分析,旨在为我国体育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中日两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目标的相同之处:体育课
为了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探寻具有符合&#39;三效&#39;的药物,在卫生部军管会首长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帮助下,我所革命职工对矮地茶有关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订出化
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中,虽然有一些导演在女性形象塑造上,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在创作中体现了女性意识,为塑造具有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做出了可贵的努力,但电影创作中仍受男权中
本文以联苯型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XYLOK酚醛树脂为固化剂,研究2-苯基-4, 5二羟基甲基咪唑(2PHZ-PW)、二甲基-咪唑三聚异氰酸盐(2MA-OK)、三苯膦-1, 4-苯醌加和物(TPP-BQ)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