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资金的跨国界流动风起云涌,跨国并购掀起新高潮。跨国并购活动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融资是并购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己经成为企业跨国并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企业跨国并购融资中,并购企业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各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验显示,并购中所需的巨额融资成为并购成功与否、绩效提升与否的关键因素。跨国并购的融资对于并购活动及其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并购的融资方式、融资结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企业偏好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并购活动的有效性,甚至决定着并购活动能否取得成功。而且,在并购成功后,企业之前的并购融资安排还会影响到后续发展运营中的支付状况、现金流动状况及风险状况。如果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资本结构、行业特点、运营状况等选择最适宜的融资方式,就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当,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而且可能影响企业后续的正常经营活动。因此,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制定科学的融资策略,是企业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并购中发挥资金的协同效应,已经成为摆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面前的重大问题。本文从跨国并购融资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融资方式入手,介绍了多种形式的融资形式,阐明了理论界关于最优融资模式的观点。之后,对于我国跨国并购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指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基本状况。以前面内容为基础,本文构建了基于融资方式不同对跨国并购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选取财务绩效法实证检验跨国并购绩效的变化,通过比较选取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财务绩效变化,归纳总结出融资方式的差异对于并购后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得出实证结果,并阐明最佳的并购融资结构应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发展阶段、经营决策等来统一分析、综合制定。在对比西方企业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现状后,继续探讨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认为由于融资渠道狭窄、中介融资服务缺陷、缺乏机构投资者、政府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影响了我国跨国并购的金融环境建设。因为我国企业并购规模逐年扩大,而强大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因而应该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解决我国跨国并购融资问题,一方面,并购企业应注重改良跨国并购融资渠道、积极利用金融杠杆,同时要加快企业自身建设,完善自身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素质;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快发展并购融资的多元化资本市场,加快金融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状况相适应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