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根比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ilei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种植体冠根比(crowntoimplantratio,C/IR)的单颗种植修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finiteelementmethod,FEM),分析不同C/IR的种植体修复时的种植体一骨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研究冠根比对种植修复体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种植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材料方法:1.建立包含种植体的下颌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NX软件绘制生成下颌骨块、种植体和牙冠修复体。种植体长度为lOmm,直径4mm,牙冠修复体的高度是可变参数化,建立不同C/IR的七组模型。将模型划分单元,最后建立三维实体模型。  2.加载:在种植体上部结构分别加载垂直向(Vertical,V)100N和颊舌向(Buccolingual,BL)50N的力,颊舌向加载方向与种植体长轴成450,由舌侧指向颊侧。  3.受力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件(SIMENSNX/NASTRAN)分析各组模型骨界面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1.在垂直加载下:各组模型的应力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应力集中区均位于种植体颈部周围的皮质骨、皮质骨与松质骨交接处及根尖部。C/IR小于1时,各组模型皮质骨的应力峰值无明显变化,但当C/IR超过为l时,皮质骨应力峰值呈现上升趋势。各模型松质骨的应力峰值则无明显变化。C/IR较小的模型中,应力集中区相对较小,应力分布更为均匀。  2.颊舌向加载下:各组模型的应力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应力集中区主要为颈部皮质骨、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的颊侧。皮质骨的应力峰值较垂直向加载时明显增大,且随着C/IR的增大,应力峰值也增大。不同的C/IR,松质骨应力峰值变化不明显,但C/IR较大的模型松质骨根尖部出现的应力集中,不如C/IR较小的模型应力分布均匀。  结论:C/IR对种植体骨界面周围应力分布和应力值均有影响,受颊舌向力时影响更明显。当C/IR较小时,种植体骨界面应力集中区较小,应力分布更均匀,提示C/IR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更有利于颌骨均匀受力,减少骨质吸收,有利于提高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率。
其他文献
背景:目前,对于牙列缺损的修复分为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和种植义齿修复。由于种植义齿修复时不损伤天然邻牙,具有很好的美学效果,能更好的行使功能等优点,其越来越受
目的: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临床常见抗血小板药物,属于常规药物抗栓治疗的一种,被广泛用于预防、治疗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因其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的机制不尽相同,这些
研究目的在口腔颌面外科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工作方面,颌面部肿瘤、外伤或先天疾病等是造成颌面部组织缺损的常见原因。颌骨及软组织的缺损不仅导致口腔颌面部的生理功能障碍,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