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次把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中对“欲望”的论述观点与翻译研究学科相结合。哲学领域对“欲望”有着系统的探讨,此文沿着黑格尔学派的“欲望既权利”这个脉络,以诠释学的哲学观点作为理论框架和引入William R.Catton,Jr.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上发表的“价值论”作为佐证依据,把“欲望与翻译”分成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致力于探究译者的“翻译欲”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的体现。译者的“欲望”不仅来自于两种语言文化中存在的“缺失”,而且还存在于译者本身的知识储备和翻译能力上的“缺失”。正是因为这种“缺失”的存在,译者才希望能够获取“他者”的东西,甚至成为“他者”。本文另一个重点主要针对译者渴望获取“Desiderata”(渴望得到的某个译文)的永恒追求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证明译者的实际产出译文是很难达到译者的理想译文,并且初步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和提出3种假设以确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欲的特殊格局和揭示其哲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