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在城镇化进程加速的新常态,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就业,农业发展面临后继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旨在通过教育与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至今,南宁市政府重视并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解决农业后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搜集和阅读大量参考文献,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的提出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论研究的意义。在界定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介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涵与模式,对新型职业农民三大培训模式进行优劣分析,然后论述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以南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南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发展、培训模式、培训对象的遴选与认定管理程序以及培训成效进行介绍。运用调查法与访谈法,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找出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运用对比研究法,从比较的视角出发,充分借鉴国外农民职业教育典型模式与经验,并结合南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际,从政府、培训单位和农民自身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南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南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有政府推动型和政企合作型两种培训模式,培训对象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有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制度。通过培训,农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农民参训满意度为97.35%。南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起步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政府忽视农民对培训地点的诉求,选择距离农村较远的城市开展培训工作,培训成本大,规模培训小;培训对象的选拔工作有待完善,培训对象性别比例不平衡、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较低;对培训单位的考评工作不到位,培训资源利用不当。二是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体系不完善。教师考评机制不健全;教学设施较陈旧落后,缺乏实训基地。三是农民参训工需矛盾,农民参训态度不端正。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培训问题的成因分析和汲取国外农民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提出完善南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对培训单位的考评机制;做好培训政策宣传工作;拓宽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规模;做好培训对象的选拔工作。其次,培训单位要完善教师考评制度;建立健全反馈互动机制;对学员加强管理。再次,农民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责任意识,认真完成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