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shasha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在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存在驱动力不够,预防性不足的缺憾,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弥补以上缺陷,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工具箱中的一个可行选项。对该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该制度的研究还能够丰富我国的地役权理论和生态物权理论。本论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私法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我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本,分析现有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有法律规则的不足。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理论基础的探索,对其在各国的立法探究,考察其适用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本文认为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具有合理性。在对传统的地役权类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分析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两大结症: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差别,提出了环境污染防治以相邻关系的“公众容忍限度”为界,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红线相结合进行地役权类型安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役权因包含了公共利益,其适用规则具有特殊性,本文在对其进行制度构建的同时结合了闽江流域现有的法律法规,讨论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适用“地役权”,以期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上实现法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多环芳烃(PAHs)不断进入土壤环境,加剧了土壤中的PAHs污染。近年来,16种优先监测的PAHs在我国土壤中均有检出,以东北、东南沿海和四
刑事诉讼文明的发展史是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不断扩大的历史 ,也是嫌疑人由诉讼客体向诉讼主体演化的历史。现代绝大多数法治国家的立法以及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 ,都对犯罪嫌疑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