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旅游国际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旅游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职能,它的发展可以连带推动其他产业的前进,产生乘数效应,进而使得旅游作为城市经济来源的核心,城市旅游也是现代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入21世纪,我国国内很多旅游城市都把眼光放到国际市场上来,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广州、北京、杭州、天津、厦门、大连、三亚、桂林、西安及青岛等城市相继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大都市”或“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黄山市作为“中国的名片”,走进世界舞台、加快旅游国际化进程,建立国际旅游城市,已成为他们未来前进的必然选择。因此,衡量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现状就变得十分重要,只有清楚的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才能为以后的国际化发展指明方向、找出目标。黄山市是我国重点旅游城市,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黄山市正是依托自身优质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旅游经济为中心,以改革开发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大产业,使得黄山市跻身在国内高端旅游城市的行列中,在充分吸引着国内游客的基础上,把“黄山打造成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不仅是黄山市、安徽省甚至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标,虽然,近几年在黄山市政府、组织团体、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黄山市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加之它本身在旅游界的地位,使得黄山市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及全局观念,顾此失彼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例如片面重视景区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的扩大和升级,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投入过少,忽视旅游服务软件环境的建设等等,可以看出黄山市离“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山市的旅游国际化发展迫切需要对国际旅游城市整体建设标准和建设道路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指导黄山市实现高度旅游国际化目标,最终建立国际旅游城市。因此,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认清黄山市旅游国际化发展现状、摆清自身所处的位置就变得十分必要,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掌握竞争力指标评价模型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出城市旅游国际化发展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选取目前国内26个国内重点旅游城市进行量化指标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出黄山市旅游国际化竞争力现实状况,并以此作为提出建议的依据。通过对比研究,在黄山市旅游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其潜在的竞争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是现实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为黄山市旅游资源优质丰富、生态环境国内一流,然而旅游产业竞争力薄弱、国际营销能力不足、经济开放程度偏低、国际化旅游人才紧缺等),成为制约黄山市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目标的瓶颈。综上所述,黄山市应该准确把握自身在国际化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趋利避害,针对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支持力的具体指标中发现的问题,全面又有重点的制定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发展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评述了金代猛安谋克组织下契丹人的部民、农耕生活以及他们的赋役情况,旨在使我们对金代契丹人猛安谋克组织有更深刻的认识。
美国资本市场在本世纪初爆发了一系列财务丑闻,安然、世通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丑闻事件问题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极大关注,内部控制也开始从公司自发的内部治理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企业也不例外。企业生命周期如同一双无形的巨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一个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掌握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动规
本研究以微信为研究个案,分析网络人际传播由初始状态到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形态转变,网络技术对人际传播的延伸和拓展,社会个体在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信息共享、互动、
目的分析幼年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和意义,探讨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并筛选相关生物标记物作为早期诊断,评估疾病进展及活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评价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他把温婉含蓄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语言表达的内在特质加以肯定,并且从描写语言、叙事语言以及刻画人物几个方面对其描摹刻画的
水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古代中国自殷商便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并形成了以甲骨档案为代表的可考文字记录;西周时档案内容更加丰富,其管理制度已比较完整。秦一统天下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TS-3300滴定分析微系统,是一套全自动化高锰酸盐指数水质检测设备,该装置利用自动辨色滴定装置进行滴定终点的判定。批量样品检测可直接软件操作,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本文将TS
1 资料病人,男,21岁,因活动后气短10余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位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于2002年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近两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刺激呕吐或压迫